在探讨宋代文人赵令畤的生平与成就之前,首先需要解决一个基础问题:他的名字“赵令畤”究竟该怎么读?许多人在初次接触这个名字时,可能会对“畤”字的发音感到困惑。“畤”字在现代汉语中读作 zhì(音同“志”),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有时也读作 shì(音同“市”),赵令畤的名字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发音?

查阅宋代史料及音韵学资料可知,“畤”字在宋代多读作 zhì,其本义指古代祭祀天地的场所,如《诗经·大雅·生民》中有“乃立冢土,戎丑攸行”,郑玄注:“冢土,大社也。”而“畤”即指社稷之坛,赵令畤的名字应读作 Zhào Lìng Zhì,而非“shì”,这一读音也得到了现代学者的普遍认可,如《宋人传记资料索引》《全宋词》等权威资料均标注为“zhì”。
赵令畤(1061—1134),字德麟,号聊复翁,北宋宗室、文学家,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玄孙,属于宋代宗室中的“令”字辈,尽管出身皇族,但赵令畤并未因身份显赫而骄纵,反而在文学、艺术领域颇有建树,尤其以词作闻名。
赵令畤早年曾担任过一些小官职,但由于北宋末年政治动荡,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宋徽宗时期,他曾因与苏轼等元祐党人交往密切而受到牵连,被贬谪外地,南宋建立后,他虽得以回归朝廷,但已年迈,最终在绍兴四年(1134年)去世。
赵令畤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词作和笔记小说方面,他的词风清丽婉约,与秦观、晏几道等人风格相近,属于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被收入《全宋词》,流传至今: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香成阵。
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
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日的愁绪,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赵令畤高超的艺术造诣。
赵令畤还著有笔记小说《侯鲭录》,该书收录了许多宋代文人的轶事、诗词评论及社会风俗,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书中记载了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趣闻,为后世研究宋代文学史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赵令畤与苏轼(苏东坡)的交情颇深,苏轼曾称赞他“清才雅致,不减秦七(秦观)、黄九(黄庭坚)”,可见对其文学才华的认可,在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赵令畤曾多次寄信慰问,并与之诗词唱和,苏轼的《答赵德麟书》中写道:
“辱书,感慰无量,比日起居佳否?……”
这段文字展现了二人深厚的友谊,由于北宋末年的党争激烈,赵令畤因与苏轼交好而受到牵连,被贬出京,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文人的风骨,并未因政治打压而改变自己的立场。
赵令畤虽不如苏轼、辛弃疾等大家那样广为人知,但他在宋代文学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词作承袭了北宋婉约词的传统,同时又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侯鲭录》作为一部笔记小说,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为研究宋代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赵令畤的名字应读作 Zhào Lìng Zhì,他是宋代一位重要的宗室文人,在词作和笔记小说方面均有建树,尽管他的生平经历坎坷,但其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仍值得后人铭记,通过对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与创作,感受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氛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749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2025-11-2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