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苶"这个汉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属于生僻字范畴,但其独特的形态和发音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康熙字典》的记载,"苶"的标准普通话读音为"nié",是一个单音节字,声调为第二声(阳平),这个发音与"捏"、"聂"等字韵母相同,但声母和声调有所区别。

在方言中,"苶"字的发音则呈现出多样性,在北方部分地区,尤其是河北、山东一带,人们常将其读作"niē",声调为第一声(阴平);而在南方某些方言区,如江浙一带,则可能读作"nè"或"nì",这种方言差异反映了汉语语音的地域特色,也说明了"苶"字在不同地区的使用情况。
从语音演变的角度来看,"苶"字的上古音拟构为/*nrɯp/,中古音为/nip/,经历了从入声字到现代阳平声的演变过程,与"苶"同声旁的"摄"、"聂"等字也经历了类似的语音变化,这为我们理解"苶"字的读音提供了历史线索。
"苶"字的本义是指植物因缺水或暴晒而枯萎、萎蔫的状态。《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苶,菸也,从艹,聂声。"这里的"菸"即指植物枯萎,在古代文献中,我们能看到"苶"字用于描述花草树木失去生机的样子,如"花苶"、"叶苶"等表达。
随着语言的发展,"苶"字的含义逐渐扩展,开始用于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当用来描述人时,"苶"表示精神不振、疲惫无力的样子,如"苶然"、"苶靡"等词语,这种由物及人的词义引申在汉语中并不少见,体现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在现代汉语中,"苶"字的使用频率虽然不高,但仍能在一些文学作品和方言表达中见到其身影。"烈日下的花朵显得十分苶弱"、"他工作了一整天,看起来苶苶的",这些用法既保留了"苶"字的本义,又展示了其丰富的表现力。
虽然"苶"字单独使用的情况不多,但它能与其他汉字组合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最常见的搭配之一是"苶然",形容人精神萎靡、无精打采的样子,如"他听完批评后显得苶然失色"。"苶靡"则更进一步,表示颓废消沉的状态,多用于书面语。
在描述植物状态时,"苶萎"是一个常用词,指植物因缺水或高温而枯萎;"枯苶"则强调植物干枯的状态,这些词语在古典诗词和现代文学作品中都有出现,为描写自然景象提供了丰富的词汇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苶"字还能与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词搭配,如"很苶"、"非常苶"等,用于口语中形容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北方方言中,还有"苶不拉几"这样的生动表达,形容人没精打采的状态,带有一定的俚语色彩。
将"苶"字翻译成英语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当"苶"指植物枯萎时,可译为"wilted"、"drooping"或"withered",如"The flowers looked wilted in the hot sun"(花朵在烈日下显得很苶),这些词汇准确传达了植物因缺水或高温而失去生机的状态。
用于形容人精神不振时,"苶"可翻译为"listless"、"lethargic"或"spiritless"。"He appeared listless after the long meeting"(长时间会议后他显得很苶),在更口语化的场合,还可以使用"drained"、"exhausted"或"weary"等词,视具体程度而定。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中没有与"苶"完全对等的单一词汇,因此在翻译时往往需要结合上下文选择最贴切的表达,为了准确传达"苶"字所蕴含的那种特定状态的疲惫或萎靡,可能需要使用短语或解释性翻译,如"appearing worn-out and dispirited"。
"苶"字虽然生僻,却承载着中国人对自然和人文状态的细腻观察,在古代文人的笔下,"苶"不仅描述物理状态,更常被赋予情感色彩,成为表达人生境遇的隐喻,如诗人用"苶兰"形容失意的君子,用"苶柳"寄托离愁别绪,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物我合一"的审美观念。
在现代社会,虽然"苶"字使用频率不高,但适当运用可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在文学创作中,"苶"字能精准刻画人物疲惫或植物枯萎的状态;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苶"字可以展现语言的文化底蕴,考虑到其生僻性,在正式文书或大众传播中应谨慎使用,或加以解释。
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了解"苶"这样的生僻字有助于深入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建议通过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接触这类字词,如《红楼梦》中就有"苶然"的用法,记忆时可以联系"聂"等同声旁字的读音,并结合具体例句掌握其用法,避免死记硬背。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799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31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5-04-17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2023-05-2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