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为了遵循佛陀的戒律,禁止出家众和在家众从事不正当性行为。在佛教史上,有许多佛教高僧创作了戒色诗句,来劝告信众戒欲、持清净心。这些戒色诗句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且经过长时间的流传后,已成为佛教中颇具代表性的戒律。
孙玉麟禅师(俗名黄宏,1668-1734年),清朝黄梅人,为一代宗匠。他曾写下了传世名篇「一观色相」:
这首诗旨在告诫人们:色即是空,形即是影,不要对色相沉迷。只有把心留在华藏大道上,才能真正体悟佛法,达到圆满的果报。这也是孙玉麟禅师一贯倡导的戒欲之道。
南北朝时期,宝林寺的大德慧可禅师创作了《六祖坛经》,并在其中写下:
这首诗反映了佛教思想中「自性清净」的理念,出自大毗婆沙论。佛教认为人的内心本来就具备清净的性质,只是被外界的种种杂念和烦恼所污染,因此需要通过禅修等方式让自己的内心再次回归本来面貌。
明朝时期的岳云和尚(1570-1658年),是佛教禅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创作的「水晶禅心歌」亦旨在劝诫信众戒色、修葺内心。
通过这些诗句,岳云和尚告诫人们不要被情欲所耽溺,让邪恶之火逐渐燃烧自己的思想。只有保持内心的纯洁和清明,才能摆脱烦恼的束缚,达到法身圆满之境界。此外,他也提醒我们应当对身心的清洁与卫生有所关注,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大方广佛华严经》在佛教宗派中历史悠久,甚至有「佛经之王」的美誉。由于其篇幅极长,其中提到的戒律也颇为丰富。以下列举几条:
这些戒律无疑旨在劝告信众保持廉洁之心,远离淫乱的诱惑和危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守戒」的理念。
佛教高僧创作的戒色诗句,在佛教教义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些诗句表达了一种理性、宽容、和谐的思想,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通过诗词的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学习佛教的理念和戒律,让内心时刻保持清明、正直与修持之心。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128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3-06-02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3-09-11im
2025-04-17im
2023-05-29im
2023-05-28im
2023-05-2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