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此时芦苇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29日 阅读:218 评论:0

  

芦苇诗句的描写

描写此时芦苇诗句

  芦苇是生长在河边、湖泊或潮波带的一种植物,常用于描写自然美景。在诗歌中,芦苇常被运用来表现温柔、静谧、优美的意境。读者可以通过芦苇诗句中的描写,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与美好。

  

1.《秋兴八首》中的芦苇描写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秋兴八首》其中的“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年楼上多胜地,含笑春日轻逐客。华发空余对美人,卞和自唱华清曲。淋漓铜驼生细波,含笑金鯈跃潭多。素手青条系姑髻,海水白沙明。绣帆飘飖龙虎斗,丝管悠扬鼓吹揚。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其中的“素手青条系姑髻,海水白沙明”,表达了作者对于女性身材、风姿等美好的追逐和赞叹,用“素手青条”来比喻婀娜多姿的女性,同时用身边的自然景物——芦苇来描写她们的倩影,在烟雾弥漫的草木间形成一种淡雅的视觉感受。

  

2.《荷塘月色》中的芦苇描写

  宋代文学家朱熹的《荷塘月色》描述了一个回到故乡小镇的游子在荷塘中流连忘返。其中的“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旋踵月将西。白银盘里添朱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人生得意须尽欢”和“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作者的豁达坦荡和爱好,同时描绘了那充满书卷气的士人中所谓饮酒消愁的场面。而其中的“水面初平云脚低”和“白银盘里添朱砂”的表现手法,不仅令读者感受到恬静的荷塘风光,也让人在诗句中领略到秋天河畔芦苇舒张的景象。

  

3.《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芦苇描写

  唐代文学家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他为塞北出行的旅行伙伴元二制作的一首赠别诗,其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里的“客舍青青柳色新”表现了旅馆的绿树成荫,萌发了新芽和新生命,也透露出作者对回家路途上未来美好的祈愿。而其中描写芦苇这样一个处现于自然环境中习常闪耀的细微的事物,尤其是使用了“青青”这个色彩词语来形容芦苇,营造出一种深入草木间接受自然异化和自然气息的修行之感。

  

4.《长恨歌》中的芦苇描写

  唐代女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用令人感动、悔恨和怀想的笔调,表达了她对唐太宗李世民和亡妻杨玉环之恋情的思念之情。其中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恩一脉昭图南,陵寝遥对桃花源。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其中的“云鬓花颜金步摇”,描写的是杨贵妃在皇帝面前唱歌舞蹈姿态的细节,通过表现她的容貌、形态和动作,把天下女子都比了下来。这里的“云鬓”是美女容貌的代称,“花颜”也是女性身段的象征,而这两个特别具有意蕴且具体的形象,令这首诗更具有高华和情感色彩,同时也为诗中其它细节(如芦苇)增添出奇入胜的细节。

  

5.《江雪》中的芦苇描写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江雪》道出了他对列岛神秘气息和寂静美景的热爱,其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篇关于江雪的诗歌中芦苇的描写其实很少,仅现身于“万里霜天雁塔路,空翠湖边杨柳垂”的稍后一句。但毫无疑问地是,这开阔的天际中数不清的冰雪和暗淡的灯火掩映着江面的乌鸦和芦苇,构成了令人神魂摇曳的海市

标签: 云鬓 作者 草木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143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