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导字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29日 阅读:215 评论:0

  

导字:引领文章风格的关键

导字的诗句

   在文学创作中,导字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导字是文章的题目前面加上的一行字或几行诗句,它可以告诉读者这篇文章的主题、风格和意图,也可以用来引出全文,或者为全文做一个概括。导字不仅可以烘托气氛,还可以为文章带来生动的色彩和深远的影响。

  

一、导字的种类和作用

  1. 概括导字
    概括导字是对全文的一个简单概述,可以引出文章的主题、目的和关键。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毛泽东《七律·长征》的开篇导字,通过概括,让读者知道此篇诗歌讲述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烈征程,强调革命战士“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
  2. 引出导字
    引出导字是为了唤起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文章产生一种吸引力。例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开篇导字,通过充满诗意的描写,引起读者对江、海、月的联想和遐想。
  3. 点题导字
    点题导字是为文章点明主题和核心,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文章的主旨。例如:“九边黄沙一狼烟,十万铁骑战西域。”这是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开篇导字,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是写“险峻”和“辽阔”,展现出了一种志向高远的气势。
  4. 承接导字
    承接导字是为了将文章与前文连接起来,给读者一个延续感和转折感。例如:“吾日三省吾身,早上第一省:我做了些什么呢?”这是清代思想家王阳明的开篇导字,承接了先贤们的思想,自问自答,表现出了探索人生、自我反省的精神。
  5. 警示导字
    警示导字是为文章加上一个预警信号,告诫读者注意文章所要谈论的观点、态度和价值。例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中庸》开篇导字,警示读者应当追求气质清高、处事正派、一心修身的境界。
  6. 象征导字
    象征导字是使用诗意和象征性的语言,使读者思索和解读导字背后的寓意,增加美感与思想难度。例如:“菊花秋后拥衣香,丝管催动忆君樯。”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开篇导字,通过绘画式的描绘,把寂寞和离别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7. 感叹导字
    感叹导字是对某种情感的表达和宣泄,可以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毛泽东《七律·长征》的开篇导字,表达了对革命战士英勇无比的敬仰和感慨。
  8. 幽默导字
    幽默导字是为文章增加幽默和笑点,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愉悦和轻松的感受。例如:“古人有云:天生我才必有用。”这是钱钟书的《围城》开篇导字,透过幽默诙谐的语言,让标题不太起眼的文学作品也能引人入胜。

二、导字的艺术表现

   导字虽然不占据太多篇幅,却能给整个文章增色不少。一个好的导字可以让读者一下子进入文章的氛围,并且对文章的主题产生一个初步的认知。导字既可以直接点明主题,也可以通过言外之意、直指人心来渲染感情。总之,它是一个视觉和语感上的独特体验。

   艺术上的导字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可以是富有哲理性的格言或警句,也可以是流畅如水的诗句。不同的导字风格适用于不同的文体和读者群体。例如,散文一般少用高度抽象的词汇和较博学的典故,常使用直白易懂的语言,因此适合给予比较生活化、亲切的导字;而诗歌则可以用具有哲理意味、富有音韵美和象征性意义的导句,让读者在视觉上和感官上都得到享受。

  

三、导字的创作技巧

   如何写好一篇导字?这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文学功底和思考深度,还需要灵感、审美和想象力的支持。下面是一些关于导字创作的技巧供大家参考。

  

  1. 贴近主题
    导字与文章的主题应该紧密结合,要突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信息,让读者对文章的目的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2. 概括要精准
    概括性的导字不能过于简单粗暴,而是要准确地表达出文章的要点和思想内核,保持简洁明了的特点。
  3. 诗性要有韵味
    导字的文学性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些音韵上和意境上的美感,产生一定的读音节奏感
  4. 层次和深度
    导字要体现作者对文章的全局观和创作深度,它与副标题

标签: 读者 文章 导字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181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