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薇”字的诗句,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出现的一个主题。无论是“薇花瑶草粲秀,翠峰绝壁聚神仙”,还是“薇蕴车前景色新,西风引得睡眠人”,都给人一种清新、优雅、秀美的感觉。这些诗句中的“薇”,既指某一种野生植物,又具有寓意深刻的特性
唐代诗人李白在其《秋浦歌》中有“薄霭纤纤柳絮轻,薇叶如花水如清”一句,以形容薇叶的秀美。薇叶如花,是指薇的小叶像花一样绚丽多彩,枝叶繁盛,万叶纷披,犹如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这种美好之处,不仅让李白为之赞叹,更启发了后人对于薇的独特理解。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其《东篱乐府·其五》中有“柰子经霜洒滴清,薇花已死草枯平。田邻无言欲有问,细说啼莺犯深青。”一句,用薇花的清香来比喻幽香。薇花芳香,非常宜人,不仅能让人舒缓心情,还能带来一种清新的气息。而这种简约而又自然的美,却被苏轼意味深长地诠释了出来。
唐代女诗人李清照在其《醉落魄道中》中有“薇色娇艳空重叠,乱山无处安踪迹”一句,将薇的色彩妩媚做为描述。薇花娇艳,是指薇的颜色非常娇艳,绚丽多彩,散发出浓郁的优美气息,犹如一位风姿绰约、娇娆妩媚的少女。这种优美与妩媚的特质,使得薇花在文化上具有了一种代表妇女美的艺术形象。
清代文学家曾国藩在其《赋得少壮淤泥埋忠魂》中有“血帝豺狼,驰突而至;薇叶岘首,余情如此。”一句,将薇叶的向阳婆娑做为凸显。薇花如此婆娑,意味着她能无限向阳,任何恶势力都无法将其遮挡。就连曾国藩也被薇叶的处世态度感染,不由自主地为其发出了赞叹之声。
明代刘基在其《梅花诗》中有“我有竹为笠,我有茵为裙;天凉秋气浓,薇草不惊冬。”一句,将薇花的自由意志做为赞誉。薇花的自由意志,是指她从不向任何规矩和事物屈服,总能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衍,纵然是在寒冷的秋收季节,薇草也敢长势逼人。这种告诫与认可,使得薇花在文化上犹如一位大自由主义者,肆意飞扬。
唐代诗人张九龄在其《感遇 四首·其一》中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其中提到的落霞,形成了一道如同薇层叠影般绚烂多彩的天地,给读者带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审美享受。
总之,“薇字诗句”既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主题,更展现了诗歌戏曲文艺表现手法中的非常独特的方面,无论是在语言形式上还是在情感表达上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是推广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211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