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别董颋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05日 阅读:207 评论:0

  

别董颋:一段陌生诗篇的魅力

别董颋诗句

  中国古代诗词璀璨辉煌,千百年来为世人所推崇和铭记。其中著名的《宋词三百首》堪称词史上的经典之作,而“别董颋”作为这部经典中的一首,更是深受人们喜欢和欣赏。这些熟悉的名句:“青山长河,不尽相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等,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最爱。但是当我们去探究它背后的故事、内在的艺术特色和情感渲染力量时,我们会发现,“别董颋”的价值与意义远不止于表面的诗眼儿而已。

  

一、诗歌的故事

  “别董颋”始见于北宋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中:“常记溪亭日暮,想着他,沉吟至今。——无限恨,山水重看旧,又闻此曲中。”据说这首词描述了李清照离别丈夫的情景,词中引入赵师秀《新会山房钞》之《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诗,“别董大”,寄托出她思念丈夫、抒发离愁别绪的感情。而后来明代王仁裕根据文中的“又闻此曲中”创作了一首曲子,名为《离思曲》,这首曲子旋律优美,深刻表达了离别之苦,成为古典音乐中的名曲之一。

  

二、艺术特色分析

  “别董颋”自问世以来,便受到众多文艺爱好者的喜爱,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它真挚动人的情感表达和音韵的流畅悠扬。诗人通过对自己思念之情的深刻触发和超越自我让人惊叹的艺术处理,将深情与唯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篇诗歌具有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同时,它又有着化繁为简的能力,以流畅自然又不失清新的语言表述,展示出诗歌无限的意境与画面。总之,这首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最著名的代表之一,不仅在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更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三、思想内涵分析

  “别董颋”的诗意深刻而又富有哲理,分别表达出了离愁别苦之情和天长地久之恋。整首诗采用了千古常被模仿的山水田园题材,寄托出人们对于家乡、亲人、爱人和未来的深切思念;而且抒发了对人生意义、命运、浪漫爱情的感悟,歌颂了种种美好和纯洁,具有哲学性与人情味。其实,这也是中国古诗唯美细腻的风格之一。它既肯定了人类深处的某种感性情感,同时也注重现实场景的反映,表达出了现代人渴望情感解放和追求真爱的内在需求。

  

四、成为世界共赏之作

  “别董颋”不仅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名扬四海,而且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世界所共赏。199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在访华期间来到孔庙,听了《离思曲》的演唱后感叹不已,讲到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并用汉语赞美,展示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的魅力。相信随着世界人民对于中国古典诗歌和文化价值的逐渐深入了解,这首惊艳世界的詩篇将会更多地被人们发掘、欣赏和研究。

  

五、结语

  “别董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感动了无数人的心灵。这首诗坚定温馨的态度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在漫长岁月里肆意传唱,让我们发现了生命中的真实情感,也唤醒了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它是一首关于家、关于人、关于爱情的表达,是中国文学至高的杰作之一,也让人深深理解到“文化自信”的价值和意义。

标签: 中国 情感 董颋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872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