忡忡,是汉语中一个似乎失去了流传的词汇。但是,在曲艺、文学等领域,忡忡却是一个常用于形容人们情感的词汇。无论是在宋词还是现代小说中,忡忡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忡忡的本意是形容琴音悲怆清丽的样子,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的哀愁或失落的情绪表达。忡忡既能作为副词使用,如“忡忡萧萧林木岸”(《离骚》),也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青玉案·元夕》),这首李商隐的《锺情铭》就是一个典型的忡忡的表现。
尽管“忡忡”不是今天普遍使用的生动词汇,但我们仍然可以在文学和历史文献中找到它的存在,它其实也反映了不同口味和时间的一些差异。宋代的忡忡更多地表现为“凄怆、黯然”,如苏轼在《哭郑熊》中所说,“忡忡山水思无穷”,让人感到忧郁。而在明清小说中,忡忡则更多地表现为“忧伤、孤独”,如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写道:“自出秦时;年少惯爱丹青,异江湖上;绮梦谁随青楼。幽阁半开芭蕉叶,隔帘红烛只错落。勾留欲语临残月,依约更思河岸雁。后来寂寞沙洲冷,逐浪青岚空有。梦魂不展几人知,忡忡沧洲未有归。”
忡忡是一种集情感和意境为一体的表达方式。它不需要外在的描写或者比喻,而是通过简洁、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人物内心的苦楚和痛苦。如杜牧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话的意境就充分表现了人的离别之痛。
忡忡的使用早已不再局限于古代文学,也可以用于现代文学。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就体现了忡忡这一情感表达的特点。比如她在《色戒》中写道:“我知道的世界,就是这样,瑰丽如梦,但孤寂得让人心碎。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要想为此做什么太多的事,是没用的。因为到了最后,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假如我非常快乐,非常美满地生活了一辈子,没有遭受过任何伤害,没有流泪过,你们也不会一点不留的告诉我吗?告诉我男人跟女人的爱,永远别想长长久久,必然是那么短暂,也不会告诉我爱情其实是场游戏,赢家把爱当成强加给输家的礼物,如果换作你们,你能让所有人快乐,而不伤害任何人吗?”
忡忡并不是轻易可以表达出来的情感,反映了人生中的痛苦和悲伤,是一种极其深邃、复杂的感情。只有哀愁乃至绝望的人才会真正理解忡忡,而忡忡也只有在特定的时刻、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忡忡并不是低谷中的消极情绪,而是高处的脆弱。只有深刻体验了人生的强烈情感,才能真正理解忡忡的概念。对很多人而言,忡忡不只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是一种对生命本身最深刻的表述。
总之,忡忡既是深刻的情感表达,也体现了人生中的苦楚和痛苦,它是情感和意境相统一的情绪表达方式,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虽然忡忡在汉语中流传失落,但它仍旧是表现悲伤、哀愁、凄怆时最美好的词语之一。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88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3-06-13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6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3-05-2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