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 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07日 阅读:160 评论:0

  

探寻桂林的美丽

桂林 诗句

  桂林自古以来就是世人心目中的天然之美,被誉为“山水甲天下”,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美。从唐朝诗仙李白到宋代名士苏轼,再到近现代的许多文化名人,无不留下了关于这片美丽土地的千古佳话。今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这些与桂林相关的经典诗句,感受她绝美独特的气韵。

  

开篇突破,惊险美妙

  1. 漓江发源地,凌空泻玉清。 —唐代皮日休《游桂林》
  2. 月过城头照九霄,风吹水面平如练。 —唐代李白《登舟望远》

  从这两首诗开始,可以感受到桂林山水之美的惊艳与独特。皮日休的《游桂林》提到漓江发源地的景色,描述的是高山峻岭与瀑布飞流的奇观。而李白的《登舟望远》则描绘了善泽塘的月色和漓江宁静如镜的景色,充满了神秘感和古韵。

  

山水风光,远近闻名

  1. 桂林山水甲天下。 —唐代杜甫《登高》
  2. 峨峨端正载西南,倒襟层层接东海。 —唐代白居易《游蕲州感怀赋》
  3.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里列举了众多文人墨客对桂林山水的赞美。杜甫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道出了世界上最为独特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一。白居易《游蕲州感怀赋》提到了桂林山水的瑰丽之处和奇峰异石。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则表现了桂林山水的壮美、磅礴和雄浑。

  

经典诗句更深一层的解读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代刘禹锡《陋室铭》
  2. 黄山一秀世界无,山青水秀尽桂林。 —元代吕震《雪竇寺重修大殿铭》
  3. 夜泊秦淮近酒店,商女不知亡国恨。 —唐代张九龄《登高台赋得序》

  这三首诗,虽然不是直接写桂林山水之美,但它们的含义与桂林的文化精髓是紧密相关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了一个理念,即生命不在原先所出身的家庭、社会背景、环境,而在于是否有一种飘扬的信念和追求。吕震的《雪竇寺重修大殿铭》把黄山和桂林比喻,突显了桂林山水的非凡美丽,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深邃。张九龄的《登高台赋得序》揭示了商女因人民安危而忧患不已的心情,让人们从中感受到侵略带来的枷锁对于普通人的冲击和伤害。

  

桂林山水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1.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唐代陶渊明《桃花源记》
  2. 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飞独绕天山。此时飞檐走壁声,人不见子衿,露不湿衣裳。……长安小儿曲未彻,何处听吹管?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3. 庐江翠射千重浪,山雨江依数百峰。洞口雨纹时见影,林间溪响每闻钟。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

  这三首诗词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特别之处和文化气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没有纷扰的世外桃源,让人感受到桂林山水的宁静与清新。白居易的《琵琶行》更是将桂林峰峦秀丽的自然风光融入民间故事、音乐艺术之中,展示了桂林山水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而王勃的《滕王阁序》虽然没有明确写到桂林山水,但也从侧面展示了诗人对山水奇观的向往与追求。

  

总结

  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美丽无疑,她的独特之处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我们可以从古人们的诗句中更深层次地了解桂林山水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体会到了人与大自然之间紧密的联系。希望今后我们能够更加珍惜环境与自然,保护好桂林这么美丽而神秘的土地。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229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