骱,又称“骆”,是指通过金属铜、铁、锡等材料雕刻成的人形或动物形象,是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从商周时期开始,骱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礼俗仪典之物,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骱一般由两部分组成:身体和头部。不同于其他金属制品,骱的身体非常简洁,通常为圆柱形或长方形,无过多的装饰。而头部则是骱最精细的部分,可以栩栩如生地呈现出眼、耳、鼻、口等特征,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和表情。
不同地区和时期的骱风格有所不同。例如,汉代的骱具有较强的民间色彩,嚼茧子的、开口笑的、夸父娶妻的骱形象比较常见;而唐代的骱则在表情和姿态上更加端庄大气。
骱不仅仅是艺术品,更具有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在古代社会里,借助骱可以表达尊敬、感恩、祈求等各种礼仪,例如送骱、饮骱、假骱等。这些礼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儒家思想,也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长久性。
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多样,骱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后周时期,周武王建立了新禘典,以嘉灵为主祀神明,骱则作为嘉灵祭祀的载体之一。此外,道教、佛教对骱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骱也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频频出现,如《左传》、《楚辞》、《庄子》等。汉朝张衡的《球经》中就有“骱骥之雄,各有所属”的句子。
作为一种古老的金属艺术形式,骱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精致的制作工艺,以及栩栩如生的形态和表情赢得了人们的赏识和喜爱。
骱是中国古老的金属雕刻艺术形式之一,其历史文化价值、造型风格和在各个领域所扮演的角色都非常丰富和独特。今天,虽然我们已经慢慢远离了当时的礼仪、宗教信仰和文学环境,但我们仍然可以欣赏到骱的造型美和艺术价值,感受到历史上辉煌的珍贵文化遗产。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237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7im
2025-04-17im
2023-05-26im
2023-06-02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6-20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