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也称“乞巧节”、“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据传说,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这便是我们俗称的“双七节”。“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表达牛郎织女相会之情而写下的诗句,成为了七夕文化中最著名的诗句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吴宫花草埋幽径。晚来风又吹江柳,天净沙,秋思渐无穷。” 选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天净沙·秋思》。作品以“天净沙”为背景,写作者在这个季节对故人的思念,配合风景描写,反衬出他内心充满的严重失落感和孤独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选自宋代辛弃疾的《七夕》。这首词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辛弃疾为自己悼念早逝的弟弟而作。他通过使用节日元素,表达对故去兄弟的怀念之情。词笔径流畅有力,深情远景,字里行间却盈满哀愁,使人读来动容不已。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年年此夜悲潮生,万古长空漫泪流。” 选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夕》。白居易从“乞巧”过节的情境下,想象牛郎织女在银河两岸相望之时的忧伤与乡愁,体现了一个男子汉对离别、惆怅与思念的真挚感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选自宋代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借口元宵佳节,让自己感慨起远隔千里之外的故园和亲人。辛弃疾以持久的悲凉感和怀古愁思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选自唐代宰相白居易的《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性诗歌,主要讲述了汉武帝与女儿香敏公主之间的相爱情感和别离之痛苦。其中,七夕之夜牛郎织女相会是整个故事情节中最为关键和深刻的部分,也是人们熟知的部分之一。
总之,七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浓郁的诗意色彩的节日之一。无论是古代诗人还是当代文人,都不停地通过自己的笔墨和才华,将凄美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和人们对恋人的思念与祝福描绘得淋漓尽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467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2-28im
2024-02-29im
2024-03-01im
2024-02-27im
2025-05-04im
2024-02-29im
2024-03-02im
2024-02-29im
2025-01-15im
2024-02-2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