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雅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13日 阅读:119 评论:0

  

雅的诗句:细腻典雅,感人至深

雅的诗句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历来以“雅”著称,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雅是一种深刻的审美情趣,可以理解为对美的高度准确的感悟和极高水平的表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雅的体现更具有文化独特性和时代内涵,通过对古诗文中的雅字诗句的解读,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和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

  

1.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离骚·湘夫人》

  这句诗几乎成为了所有人们对于雅的特征的模型式例子。离骚是古代楚国的一首抒情长篇诗,全篇60余段,其中不乏很多深邃含蓄的诗句。这句诗描绘了一种默默相思的心情,是一种无言的神交,是对情感爱慕的流露。从诗句中可见,车胤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文化人,在雅逸中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2. “惟天地无限,曾向何处碧?”——《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

  《长恨歌》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所作,以善曲长吟的口吻描绘了女儿国的风土人情和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的感情故事。这句诗没有用过多的言语,简明扼要地表现了长思远望的意境。作者以虚无飘渺之感激荡怀,深刻传达出“物之情”和“主之情”相互贯通的无上感受。

  

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

  又来自于《长恨歌》,这句诗表现的是作者对人生短暂的道理体悟。这是对过去经历的追忆和对未来生命的反思,它也是对中华文化中“薪火相传”的一种观念的体现。这句诗的背后掩藏着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所强调的不仅是生死,还有中华民族固有的人文精神。

  

4.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赠别》王之涣

  王之涣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是“乐府之才”之一,被称为“诗皇王维的学生”。《赠别》是一首送别的诗,在离别之际表现出深深的不舍之情。这里的“走马兰台”取一持重气度稳健之态,表达出诗人爱国之心。而“转蓬”则象征着流浪和离散的苦涩和无奈。

  

5.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长恨歌·汉宫春·立春》

  这句诗是《长恨歌》中一个独立的片断,它简洁而优美地描绘出了春雨中落寞的人物形象。作者通过鲜明而细致地对比,寄托出纯净爱意的真谛。这句诗不仅描写了人物的孤独无助和生命的脆弱,它也报告美好的生命应该像那落花人儿一样,保持自由的姿态和奔放的心情。

  

6.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句诗表现了中国山林文化的精髓,“人间四月”和“山寺桃花”之间,作者以寥寥数语勾勒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循环,令人感悟天人合一的巧妙,使人触摸到生命最本质纯洁的东西。

  

7.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这句诗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所作《登鹳雀楼序》中的一段描述。它开篇便表达出写作者在人生旅途中深深感受到财政案诧和虚无的东西不能御于人心,惟有尽情享受自然风光和人间烟火才重要。其背后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温故知新,故可以行知”,它向我们传达出珍惜生命和感悟人间的深刻意义。

  

8. “江雪漫天关岭北,胡骑当铺绝古城。”——唐·杜工部《江雪》

  杜工部是唐代才子雅士,素以豁达、洒脱、精湛的艺术形象而名垂千古。这句诗描绘的是春节期间江南地区下雪的场景,用大写的“漫”来表现江雪的茫茫规模,再通过对“关岭北”的定位和“古城”的刻画,似乎借三次描写,何为“江雪之美”,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9.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唐·李白《将进酒》

  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在中国文学艺术中留下了悠久而辉煌的历史。这句诗是他在《将进酒》中所作,表现的是饮酒能解忧、能遗忘疚的思想,“杜康”在中国古代被视作最好的佳酿,象征着美好的人生品质。这首诗

标签: 中国 文化 生命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492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冬蕊的诗句
下一篇:写河畔的诗句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