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声长鸣,有着一种令人神往的美感。自古以来,无数的诗人和文人都用心去描写这种声音,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蝉诗句。在这些诗句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蝉声的美妙,还能够窥见到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审美观念。
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曾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一段中,用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与蝉声共同渲染出离别的悲伤。
唐代诗人徐凝《时中策·天平山色见书怀》中有“黄鹤临池日,清虚绕阁生。稍思岳阳楼,羌管引函关。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看。”一段中,用到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与蝉声共同营造出夏日的清凉和安逸。
宋代诗人苏轼《赤壁》中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段中,用到了“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与蝉声一同描绘出了开怀畅饮的场景。
宋代诗人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段中,用到了“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与蝉声一同刻画出征途上的孤独和无限的遐想。
近现代诗人郭沫若《山西六盘山》中有“赠我一匹马,好儿郎莫骑快。情人怕见偏,野火烧身也不回。”一段中,用到了“而立之秋,乃发愤读书,所看未少,皆是盛唐名家和五代元明之遗篇”与蝉声一同表达了革命先驱的坚定和不悔。
近现代诗人贺知章《咏蝉》中有“三生石上寒江雪,二年树間春雨声。一响飞开万壑霜,翻身向月无人照。”一段中,用到了“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罕见,四百年前。一时匆忙, 只影向谁去 ”与蝉声一同抒发出人生短暂和匆匆而过的感慨。
通过这些蝉诗句,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大师们的精湛词艺,还能够感受到他们在特定时期下的人文关怀和人格塑造。蝉声作为自然的声音,不仅仅是文学创作中的源泉,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象征。它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关怀自然、珍视生命。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12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5im
2025-04-18im
2023-06-21im
2024-01-24im
2025-04-17im
2023-05-27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3-06-18im
2023-05-2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