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反映百姓疾苦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21日 阅读:214 评论:0

  

反映百姓疾苦的诗句

反映百姓疾苦的诗句

  诗歌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它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深邃的内涵。人们通过诗歌表达情感、倾诉心声,传递美好的愿景和无尽的追求。但是,在这些闪耀的文字背后,藏着许多关于百姓生活的苦涩和痛楚,其中一些诗句到今天仍然能够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历史百姓们的苦难和忧愁。

  

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毛泽东

  这句诗歌来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描写了长征这段历史的惊心动魄和种种挫折,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为了维护民族利益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这首长征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革命的坚定信仰,更是通过讲述人们挣扎求生的严酷生存状态,表达了对于国家更好的未来的深情向往。

  

2.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杜甫

  这句诗歌出自杜甫的《登高》。它将整个国家的荣辱得失归划到自己个人的生活境遇上,通过抒发情感描写自然景色,借其中物流露追忆故国的苦涩心情。“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表达的是流亡异乡的悲凉,以及身份的扭曲和无助。

  

3. "长夜难明去雾露,晓钟报到接风衣。"——陆游

  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描绘了帝国的君臣之间复杂的政治斗争,披露出封建政治的黑暗和无可奈何。"长夜难明去雾露,晓钟报到接风衣"跨越时空的显示的是历代人民的功利主义和阶级斗争的无情的残酷,传递了一种对于人们都心灵沉重和绝望的感受。

  

4.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乐婉

  这句诗出自元朝人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作者借助一江春水的比喻,表达出了人生的哀愁和命运多舛的无奈,充满了社会家庭矛盾所带来的人民的无尽的苦痛。为什么会产生几多愁?因为我们以为底层的我们在努力争取拼搏过程中,信念也许还会遭遇挫折的洗礼和风风雨雨的考验,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们内心的坚持。

  

5.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思与其他诗歌不同,不强调激情与热烈,而注重感性的表现、生命的艰辛和细腻。"疑是地上霜"揭示出矛盾双方的弱点,以及内心的柔情与别离的无奈。低头思故乡,则表达了流落荒原的士人归家的期盼,以及饱经磨难的人民的征程,由此更能反映中华文化所创造的想象空间和心理感受。

  

6.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清照

  从外表来看,这首词似乎毫无忧愁,只有清新美好,然而其中暗示了作者对于婚姻失意的绝望与抗拒。用两句之后,都是借景言情和心情压抑的完美吻合,掩盖着作者的不满与苦恼 。"露华浓",这跟顺理成章触发了联想。在所有的草木变幻中,光阴逝去,纵然你再飘逸,再大气磅礴,最终却也要归于枯朽,那些花儿、草儿,依旧岁岁年年的生长。

  

7. "小窗幽尘独向晚,粉蝶纷纷落旧香。"——纳兰性德

  这句诗借形容的窃以表达了描绘瘦骨干枯的颓态却仍能怀念旧日美好。在晚年苦难与孤独的状态下,自然的景色,或许是多么的美好,但是身处其中的自己已经变得不像自己,以至于见到的一切都不能再让人心境平静。

  

8.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安石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社会人思想上对于历史命运的不可抗拒,以及力量消逝的无奈的悲情。用黄河奔流不复回的比喻,意指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迁移与消逝,表现出作者对于时代变迁的忧虑和对于生命的无常感受。人类总是有限而命运无限,因此历史始终以其暴风骤雨的势力扰乱着所有人的生活,使之无法达到真正的幸福。

  

9. "坐看云起时,莫能乘风窜。散谈空自闲,断猿啼不眠。"——白居易

  白居易的《浪淘沙词·然则今日》展示出一种叙事的形式和细致入微的想象方式,它开头会通过一些静态关键词来使得句子的重点

标签: quot 历史 作者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496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