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又称鳝鱼、花鳗、鳗鲤等,是一种淡水鱼类,身形细长,被誉为江南四大美味之一。在中国历史上,鳗鲡曾被视为贵族阶层的美食,据传唐朝贞观年间就有鳗鲡养殖生产,并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现如今,随着人们对美食文化的认识不断提高,鳗鲡也成了越来越多人追捧的美食。
《青玉案·元夕》中的“鸳鸯瓦冷霜满天”一句,便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下联,是描述元宵节时节气寒冷,人们能够品尝到鳗鲡等美食而感到幸福的情景。
苏轼《水调歌头》中也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其中的“珍羞”一词指的就是珍贵美味的鳗鲡。
又如唐代白居易《东篱乐府·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其中的“野火烧不尽”一句,寓意着鳗鲡肉质细嫩、口感绝佳之处。
近现代著名诗人辛弃疾于《前赤壁赋》中描写了一场乘龙舟观赏满目青山的盛大景观,而该赋的结尾处,则用了“餐霞宴冥会,步虚声断岛”的美丽绝伦的词句来高度赞美鳗鲡的美味。
而近现代还有一位新时期的诗人——方方,用三首生动而优美的诗篇——《鳝鱼》、《鳗鲡》、《水下迷幻》,对鳗鲡进行了独具匠心的描写,并将其视为浙江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
无论是诗词中的鳗鲡之美,还是现今人们对其的追捧,显然都是源于它口感绝佳的特性和千百年来的饮食文化积淀。作为一种体现了饮食文化和乡土味道的美食,鳗鲡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希望能够在保护传承好鳗鲡美食的同时,也能够增强人们对本土饮食文化的认识和自信,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作出贡献。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747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5-05-24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9im
2025-05-06im
2025-04-18im
2025-04-19im
2025-05-06im
2025-05-06im
2025-05-05im
2025-05-05im
2025-05-05im
2025-04-19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