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月光的温柔与遥远,诗人们总是能够倾诉心中的情感,发出沉思而又深刻的语言。在古代文学中, "借月抒怀" 也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学表达方式,同时也成为人们如今赞叹和传颂的经典名句。
"银河落九天,照在画屏上。月满西楼,清辉如洗。酒痕未干,笔迹初干。松竹高耸,人影渺茫。"
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 "月下独酌" 中的一句,描写月色如水,清澈明亮。诗句中的 "银河" 指的是银河系上空汇聚的浩瀚星空,令人顿生向往之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 "旅夜书怀",描绘了寂静的夜晚中,月光从窗外倾泻进来,在屋内映出红色的灯影,犹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民精神文明史。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 "水调歌头" 中的一句,表达了对月色之美的赞叹和自然之美的赞颂。在词中,月光的碎照沿着窗户铺满了庭院,再加上盛开的菊花点缀其中,景色绝美动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是唐代长安城郊的景色,诗人王之涣在《登幽州台歌》中写道。而第三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月光如雪的感受,淡淡地勾勒出夜晚的景象。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谁会凭栏意凝望,一抹斜阳荡漾秋。"
这是唐代杜牧的 "山行","月是故乡明" 的一句则初见于《水浒传》。引人思索的诗句,令人回忆起远离家的漂泊生活和无常的命运,也让我们渴望回归故乡。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鸳鸯憔悴戏,金凤凰醉九霄。"
这是唐代王之涣的 "登幽州台歌",描绘了一个富有幻想色彩的夜晚场景,夜色美丽而迷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难必有一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列入序号的是一句话出自明代作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月影如磐」自古传承至今,形容月光如同山石之形。
"借月抒怀" 可以说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经典表现手法,努力将诗的情感与自然元素相融合,以此来刻画自己所感所想。而在这些经典诗句中,我们品味着美的气息、忧伤的情绪、历史的记忆等不同层面的意蕴,一句句高妙的诗句也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851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