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shu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uò”。下面将从发音、意义和常见用法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朔这个词。
朔的“朔”字读音为shuò,是一个四声词,读音比较简单。其中,“sh”读作[ʂ],舌尖抵住上龈,出气成流状,同时声带振动;“uò”读作[uɔ],韵腔音呼,双唇舒张呈圆形。
朔的意义有很多,可以指一个月较初的第一天,也可以指北方。在历史上,朔日是指农历一个月的初一,也是历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而在地理上,朔指的是中国北方的部分地区,特点是日照时间较短、温度较低、降雪较多。
1. 在古代历法中,朔日通常指农历每月初一。这一天被认为是吉利的开始,一些宗教仪式和民间传统习俗都会选择在朔日进行。比如,每年的正月初一被称为春节,拜祭祖先或到庙宇祭拜上香都是在这一天进行。
2. 在地理上,朔地是指中国北方的部分地区。由于北方的气候和环境与南方不同,因此朔地有着独特的地理特点。比如,中国的降雪主要集中在朔地,而南方地区多是雨水或无降水状态。
3. 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朔字的应用。诗人杜甫曾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之诗句,其中的“朔风”指的就是春天的北风,也是杜甫丰富形象感性描写的手法。
综上所述,朔(shuò)是一个读音为shuò的词汇,具有农历初一、北方等多重意义,并且在历史、地理和文学中都有一定程度的应用。朔作为一个词语,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朔(shòu)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òu”。下面将从发音、意义和常见用法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朔这个词。
朔的“朔”字读音为shòu,是一个四声词。其中,“sh”读作[ʂ],舌尖抵住上龈,出气成流状,同时声带振动;“òu”读作[ou],声母韵浊化,进一步说明该字的拼音为shòu。
朔的意义有很多,主要可以指“朔霁”,即月初的第一天早晨天气晴朗。古人认为如果月初的第一天是晴朗的,预示着这个月会吉利、兴旺,因此朔霁在民间常常被视为好兆头。
1. 在古代文献中,朔霁的出现经常被用来描述一个月的开始。比如,在《金瓶梅》中,作者曹雪芹写道:“乃云:‘待我道个未来公事,我要见他一面。’却在心思之间,天已向晓,四更未旦,在严冬四月朔旦天气,忽见东方一轮新月初霁亮相。”这里的“朔”指的就是月初的第一天,而“朔旦天气”则表示清晨刚过零点的天气。
2. 在现代口语中,朔还有戏称“吃早餐”的意思。有些地方方言将早餐称为“朔饭”,因此说吃早餐可以用“吃朔”来代替。
3. 朔在姓氏中也比较常见,比如朔文明、朔景辉等。这些姓氏大多与历史文化有关,一方面体现了个人对祖先的尊重,另一方面也传承了历史记忆。
综上所述,朔(shòu)是一个读音为shòu的词汇,主要指月初的第一天清晨天气晴朗的意义。朔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经常被用来描述月初,而在现代口语中也存在一些特殊的用法。朔作为一个词语,承载着古人的祈愿和现代人的习惯,既有着历史的底蕴,又有着现实的生活。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5487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