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易水送别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于易水送人
唐·骆宾王
易水萧萧西风冷,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试看握手谁能别?泪满衣襟有断肠。
易水的风声萧萧,像西风一样寒冷。壮士这一去,恐怕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那握手告别时的情景,谁不想永远记住它。可是此刻,离别之人的眼中却充满了泪水,泪水沾满了衣襟,令人感到断肠般地伤心。
于易水送别,是古代一个著名的悲壮离别的故事。它被诗人骆宾王写进了诗歌中,使之成为一首感人肺腑的送别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情怀,对壮士壮怀激烈的敬佩之情,以及对壮士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
第一层感情:诗人对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情怀。诗人以“易水萧萧西风冷”一句,渲染了别离时的萧瑟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悲壮的基调。“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更是直接写出了诗人对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痛之情。诗人用“萧萧”、“冷”、“一去兮不复还”这几个词语,将离别的悲壮气氛烘托得淋漓尽致,让人读后感到十分压抑和伤感。
第二层感情:诗人对壮士壮怀激烈的敬佩之情。诗人以“试看握手谁能别?泪满衣襟有断肠”两句,写出了壮士在离别之时,那种壮怀激烈的英雄气概。试问,谁能够在握手告别时,不为壮士的壮烈牺牲而流下泪水呢?壮士的牺牲,让诗人不由得感到悲痛欲绝,甚至有断肠之痛。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壮士的英雄气概,也写出了诗人对壮士的敬佩之情。
第三层感情:诗人对壮士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说:“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这两句诗,写出了壮士离别时的悲壮场面。在高渐离的筑声中,壮士们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变徵之声”,是一个不祥之音。它预示着壮士此去将会遇到凶险。诗人用“变徵之声”来结束全诗,既为壮士的前途命运担忧,也为壮士壮烈的牺牲而叹息。
于易水送别,是一个悲壮的故事。骆宾王用他的诗歌,将这个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们为之动容。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壮士的深厚情谊,还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511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5-11-03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