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典故背后的故事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7日 阅读:131 评论:0

   1.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典故背后的故事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古语出自《礼记·烈女传》,原文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故士有饿死,而无失节。”意思是说,饿死是件小事,而失去节操才是大事,所以士人宁愿饿死,也不愿失去节操。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宁死不屈、坚贞不屈的精神。

   2. 典故出处

  这句话出自《礼记·烈女传》,讲述了一个名叫赵孟嬴的女子,在丈夫去世后,为了守节,宁愿饿死也不愿改嫁的故事。赵孟嬴是晋国赵氏家族的女儿,嫁给了晋国大夫魏舒。魏舒死后,赵孟嬴抚养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后来,赵孟嬴的儿子们去世,赵孟嬴便独自一人生活。

  有一天,赵孟嬴的侄子魏文侯派人来劝她改嫁,但赵孟嬴拒绝了。她说:“我丈夫已经去世了,我不能再嫁给别人。饿死是小事,失节是大事。”魏文侯听后,非常感动,便下令给赵孟嬴送去粮食和衣服,让她安享晚年。

   3.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精神

  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古代妇女的贞节观念,即认为妇女应该从一而终,不能改嫁。在古代社会,妇女的地位低下,她们往往被视作男性的附庸。因此,贞节观念对妇女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让她们在男权社会中获得一定的尊严和地位。

  4.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对现代的影响

  虽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流行,但它对现代人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人们仍然普遍认为,贞操是女性的重要品质。因此,当女性做出背离贞操的行为时,往往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5.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深远意义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句话不仅是古代妇女的贞节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坚贞不屈、宁死不屈的精神。在现代社会,虽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已经不再流行,但它对现代人仍然有一定的影响。人们仍然普遍认为,贞操是女性的重要品质。因此,当女性做出背离贞操的行为时,往往会受到社会的谴责。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它值得我们学习。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古代圣贤的智慧,做一个有道德、有节操的人。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721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