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李白一生留下近千首诗,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中仙”。

李白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入长安,受到唐玄宗的赏识,任翰林待诏。后因“得罪权贵”,被流放夜郎。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只身投军,后加入永王李璘幕府,任左拾遗。李璘兵败后,李白流亡各地。晚年,李白漫游东南,卒于当涂。
《记李将军回来》是李白流放夜郎后所作。此诗赞扬了李将军的功绩,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全诗共六首,每首四句,语言凝练,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李白的诗歌才华。
第一首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赏析:这首诗以盛大的宴会为背景,抒发了诗人豪迈的感情。诗人用黄河之水奔流不息来比喻人生的短暂,用高堂明镜悲白发来感叹时光的流逝,感慨人生的无常。他认为,人生得意之时应尽情欢乐,不要让美酒空对明月。此外,诗人还表达了对自己的才华的自信,认为自己一定能够有用武之地。
第二首
《梁甫吟》
梁甫吟,梁甫吟,梁甫之中多饥人。
生男慎勿轻女儿,边庭飘飘那可度。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饥饿杀之宁有理。
出门妻子哭,入户见儿啼。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唐朝边防军征战的残酷,以及普通百姓的疾苦。诗人以梁甫吟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悲惨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边防军士兵,他因为战争失去了父母和妻子,只留下了一个儿子。士兵在儿子面前流下了眼泪,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哭,因为他必须坚强地活下去,抚养自己的儿子长大。这首诗揭露了当时的社会黑暗,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梦游天姥山时的所见所闻。诗人想象自己乘着白鹤飞上天姥山,看到了壮丽的景色。天姥山连绵起伏,气势磅礴,比五岳还要高大,天台山更是高耸入云,似乎要倒塌下来。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天姥山的雄伟壮丽,表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四首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少女与情人的爱情故事。少女从小就喜欢上了她的情人,他们一起在长干里长大,感情深厚。十四岁时,少女嫁给了她的情人,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充分表现了少女对情人的爱恋之情。
第五首
《蜀道难》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
危岩高耸,剑阁峥嵘,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蜀道的艰险,表达了诗人对蜀地的向往。诗人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蜀道的险峻,用侧身西望长咨嗟来表达自己的感慨。诗人还写到了蜀地的景色,危岩高耸,剑阁峥嵘,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些景色既美又险,让人心生向往。
第六首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从白帝城出发,乘船顺江而下的情景。诗人用朝辞白帝彩云间来形容白帝城的壮丽,用千里江陵一日还来形容船行的速度。诗人还写到了江两岸的猿猴啼叫,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些景色既美又壮,让人心旷神怡。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898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1-16im
2025-04-18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3-05-28im
2023-06-19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