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李璟:一曲难忘的离愁别恨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1日 阅读:78 评论:0

   一、作者介绍

摊破浣溪沙李璟:一曲难忘的离愁别恨

  李璟(916年——961年),字重光,号钟山隐士,本名李景通,后改名为李璟。南唐第二任国主,南唐中主李昇子。李璟精通音律,工于诗词,善作书法。其词作多抒发亡国之恨,情感真挚,语言清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创作背景

  李璟于961年秋被北宋灭亡南唐,被俘虏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在汴京,李璟度过了余生,其间赋诗填词数百首,其中一首便是著名的《摊破浣溪沙》。这首词作于李璟被俘虏至汴京的第二年,当时他已年近五旬,客居他乡,备受思念故国之苦,故而写下这首词,以抒发自己的离愁别恨。

   三、作品赏析

  《摊破浣溪沙》全词如下:

  ```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还与争明镜,却怕见朱颜。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春风不度玉门关,归梦难成。

  ```

  词的上片从景物入手,描写了初秋时节的萧瑟景象。“菡萏香销翠叶残”,菡萏即莲花,莲花凋谢,翠叶残败,这两句描绘出夏末秋初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西风愁起碧波间”,西风吹过,碧波荡漾,愁绪在碧波间弥漫,表达了作者的离愁别恨。

  词的下片通过蜡烛来抒发作者的情感。“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蜡烛有心,懂得惜别,替作者垂泪到天明,这是作者对蜡烛的拟人化描写,也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位于西域,是汉代通往西域的关隘,春风不吹过玉门关,也就是春风吹不到西域,这句借用了“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归乡无望的悲凉心情“归梦难成”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愁绪,归乡的梦想难以实现,让他的愁绪愈加深重。

  全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亡国之恨和思念故国之苦,是一首凄美动人的离愁别恨之词。

   四、作品评价

  《摊破浣溪沙》是李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词坛上的名作。这首词语言清丽,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历代文人对这首词都有很高的评价,如清代著名学者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评价此词“情景俱佳,直抵性灵”。

   五、后世影响

  《摊破浣溪沙》流传至今,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词不仅在词坛上享有盛誉,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宋代词人秦观的《浣溪沙》、辛弃疾的《摊破浣溪沙》、吴文英的《摊破浣溪沙》等,都受到了李璟《摊破浣溪沙》的影响。

  《摊破浣溪沙》是一首传唱千古的名作,其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一直打动着人们的心。这首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115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