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尧藩的端午节:豪放派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独特解读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2日 阅读:81 评论:0

   1. 诗人简介

殷尧藩的端午节:豪放派诗人对传统节日的独特解读

  殷尧藩(652年-711年),唐朝大诗人,与贺兰进明并称“贺殷”,骨鲠则更。因其诗豪放旷达,意气风发,时人称为“豪放派”代表诗人。他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一生历仕则天、中宗、睿宗三朝,做过将军、右羽林卫中郎将等职。最后,殷尧藩死于端午节,享年59岁。

   2.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端午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由于对楚王昏庸政权的痛恨,以及对楚国人民的深切同情,于五月初五这天,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将这天定为“端午节”,并逐渐形成了各种端午节的习俗,例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

   3. 殷尧藩的端午诗

  殷尧藩在端午节写下了多首诗,这几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对端午节的独特解读,还可以感受到他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楚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3.1 《端午日》

  这首诗是殷尧藩在端午节这一天所作。诗中,殷尧藩以屈原和端午节为题,抒发了他对屈原的悼念之情,以及他对屈原所处的时代的深切同情。

  遥望碧空尽,楚魂归何处。

  屈原忠义在,汨罗水东流。

  端午日,思君甚,举酒泪沾襟。

  惟愿清风送,吾心到楚滨。

  3.2 《龙舟》

  这首诗是殷尧藩在端午节赛龙舟时所作。诗中,殷尧藩描写了赛龙舟的盛况,以及人们对屈原的崇敬之情。

  龙舟竞渡水滔天,万众欢呼振天渊。

  屈子忠魂归故里,汨罗碧水涨波澜。

  端午佳节思君泪,龙舟竞渡扬高帆。

  惟愿屈原魂,安息楚江边。

   4. 诗歌赏析

  从殷尧藩的端午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对端午节的独特解读,还可以感受到他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以及他对楚国人民的深切同情。殷尧藩的端午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1 《端午日》赏析

  这首诗中,殷尧藩将屈原与端午节联系起来,抒发了对屈原的悼念之情,以及对屈原所处的时代的深切同情。诗的开头两句,殷尧藩遥望碧空,但却没有看到屈原的魂魄,于是感到非常悲伤。第三四两句,殷尧藩表达了对屈原的崇敬之情,认为屈原是忠义之士,他的魂魄应该安息在汨罗江。第五六两句,殷尧藩抒发了对屈原的深切同情,认为屈原是一位悲剧英雄,他的死是国家的损失。最后两句,殷尧藩表达了对屈原的思念之情,希望清风能够把自己的心意带到楚滨,让屈原的魂魄能够得到安息。

  4.2 《龙舟》赏析

  这首诗中,殷尧藩描写了赛龙舟的盛况,以及人们对屈原的崇敬之情。诗的开头两句,殷尧藩描绘了赛龙舟的盛况,龙舟竞渡,水花四溅,万众欢呼,震天动地。第三四两句,殷尧藩表达了对屈原的崇敬之情,认为屈原是忠义之士,他的魂魄应该安息在汨罗江。第五六两句,殷尧藩抒发了对屈原的深切同情,认为屈原是一位悲剧英雄,他的死是国家的损失。最后两句,殷尧藩表达了对屈原的思念之情,希望屈原的魂魄能够安息在楚江边。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225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