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菊竹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27日 阅读:98 评论:0

  

梅兰菊竹诗句——戏谑人生的哲理

梅兰菊竹诗句

  梅、兰、菊、竹被誉为古代文人墨客最爱的四种植物,创作出了极具诗意的一系列诗句。其中,梅兰菊竹诗句中更是包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戏谑态度。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梅兰菊竹诗句,探讨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看法。

  

一、梅——以寂寞独立,直达自我

  梅被视为“冬季之友”,其枯寂与生命力齐备的形象使得梅具有独立、坚韧、傲然的特点。唐代韩愈曾有诗云:“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寥寥数语,以梅花之形容自我态度,开启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描绘梅花景色的序幕。

  更具哲理的是,明代简公用“高风亮节志士仁人”与“梅独坐幽篁,吹笛弄晴”相提并论,使得梅的形象与人生的理想溶为一体。梅的独立孤高,不被外界干扰的精神状态,有如大部分人内心深处向往的轻松自在。

  

二、兰——以清新脱俗,超然物外

  兰,常被赞誉为“天香国色”,是清新、高雅的象征。魏晋时期的陶渊明就曾有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情不屈的诗句。显然,陶渊明心中的清高便能被兰所代表。兰的高雅、脱俗,反映出了古人对于物欲世界的超然态度。

  当代诗人徐志摩亦用“今宵剩把金杯满,低头思故乡”这样的语言,描述了兰花在一样物外之地,那份超脱虽非所见,却无疑体现了对于人生之意的感悟。

  

三、菊——以傲视苍生,追求完美

  菊被誉为“秋之韵味”,其傲睨天地、清俊不群的神态,使得诗人们不禁为之迷醉。唐朝的杜甫曾有一首《菊花》:“洛阳城东桃李花, 北到河南南到华。此花开后百花杀, 径自含情独自娇。”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勾勒,揭示了菊花独立不群之美。

  然而,菊非供人欣赏之有机物,而是每个菊花背后的成长各不相同。郑愁予曾在《我喜欢菊花》中用“工至花不似工,步间微露印衣香。”来描述菊之完美。这种破釜沉舟的力量和孜孜不倦的努力,引发我们对于追求人生完美境界的探讨。

  

四、竹——以茁壮生长,厚积薄发

  竹一直以来便被选入中国“一位居士”的植物之一,又是古人用来比喻人品的象征,有着诗人“卑宫垂老竹影斜”之语。以茁壮生长、卓然不群为特点的竹子,展现了一种膜拜与仰慕的态度。同时,对于人生提出了要求——厚积薄发。

  在经济社会中,一个东西能否持久存在,首先应该是是否拥有坚强的事业基础。鼓吹那些一夜暴富,拟定科技时刻表以及产品清单的口号并不能代表任何的商业成功。人生如竹,需要在生命中累积经验、学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品质等等,达到厚积薄发的状态。

  

五、结语

  梅、兰、菊、竹这四种植物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引发我们对于人生意义的探讨。梅的孤独、兰的优雅、菊的完美、竹的厚积薄发,同样可以化作一个个哲理和概念来解释人生的本质。诗人们以植物为媒介,变得更加准确、深刻而又生动地描述了自然的神奇之美和人生的真谛。这也是中国古代诗歌心路历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之一。

标签: 人生 诗人 植物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49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