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吏

1. 石壕吏
诗人以饱含深情的笔调,揭示了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残暴横征,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并揭露出盛唐表象下农村破产、民不聊生的惨景。
流亡的青年妇女,在逃难时期,没有爱情的抚慰,自己流离失所,还要看着自己的儿子被征兵,她的痛苦情溢于辞,感人肺腑。
这首诗在强烈的对比中,通过询问、回答的层层深入,最后得出结论,使诗意逐步推进,使诗的主题得到充分的展开。
2. 潼关吏
这首诗是杜甫在潼关任职时所作。诗中描写了残暴的征兵制度和军吏的横暴,反映了广大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诗中写到了征兵和送别的场面。送别时,妻子哭啼,小儿号叫。哭声、号声盖过鼓声,非常悲凄。
这首诗中,杜甫在质问中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控诉,表现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罪恶的强烈憎恨。
3. 新安吏
这首诗写于公元759年(唐肃宗至德二年),是杜甫在凤翔任职时所作。
诗中通过描写新安吏吏治的黑暗腐败,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贪婪无厌和昏庸无能。
诗人以冷峻的笔调,把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劳苦人民遭受的痛苦和屈辱,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出来。
二、三别
1. 新婚别
这首诗是杜甫写于公元756年(唐肃宗乾元三年),是杜甫与妻子杨氏别后(或亲送其回娘家后)所作。
诗中写了杜甫与妻子新婚不久便要离别,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这首诗以对妻子的思念为主线,展现了夫妻之间的深厚感情。
2. 垂老别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是杜甫与儿子宗文别后所作。
诗中写了杜甫与儿子垂老之际分别,表达了对儿子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这首诗以对儿子的思念为主线,展现了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
3. 无家别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是杜甫在离开成都后漂泊途中所作。
诗中写了杜甫流亡途中,与亲人分别,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这首诗以对亲人的思念为主线,展现了亲情的美好。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573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