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086年),北宋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变革发扬经学而著称于世。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深受后世诗人的推崇,被誉为北宋诗坛的巨匠之一。他的诗作既有豪放派的奔放,也有婉约派的纤细,尤其注重语言的表现力,加上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使得他的诗作感人至深。以下将为大家介绍几首王安石的诗句,希望能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诗人和他的诗歌艺术。
“京口石头记,应是良宵好景。/ 吴山夜雨时,更护红芙蓉,试问当年恩爱否。”
这是王安石随范传正赴苏州出任知府期间在瓜洲渡口所写的一首歌行诗。该诗反映了王安石离乡背井的心情,但又流露出怀念家乡、思念妻子的情感。其中, “江口夜雨浸红花” 、 “试问当年恩爱否” 等诗句深情而细腻,显示了王安石对妻子的甜蜜回忆与思念之情。这首诗也被誉为“唐宋八大家”的代表作之一。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今日花开又一样。/ 只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登飞来峰》是王安石于元祐元年题于洛阳飞来山的一首山水诗。此诗写景优美,字体清新,色彩明亮,寓意深远。它描绘了风景秀丽、山水如画的洛阳飞来山;同时又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其中尤以 “只愿当歌对酒时” 一句简练、含蓄,引发读者深思。
“烟笼寒水月笼沙,/ 人在江南,/ 心在天涯。/ 明月皎皎照我庐,/ 箫声咽咽送我无情。”
《泊秦淮》是王安石于宋神宗哲宗熙宁三年(1070年)题于南京秦淮河畔的一首七绝诗。该诗句句入画,充满了写意、浪漫和幽怨,这是王安石最具传奇色彩、美学气息和哲思启蒙性质的一篇诗章。它以一种通透、潇洒、跌宕起伏、一曲终始的方式,揭示了内外、游移不定的悲壮情志;以流畅的笔力、优美的形象、独具匠心的艺术感觉和宛如盛开的桃花,抒发了人生悲欢、生老病死,以及飘摇荡漾、却又徘徊出神的生命之旅。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醉别西楼》是王安石儿子写给他的一首元咏史诗。该诗含蓄悠远,表现了父亲送儿子响应朝廷征召边疆的情景。诗以深情的笔调与年少失意蓝颜离别时的恋恋不舍、依依惜别达到伤感的效果。其中最为经典的 “帘外寒色侵银屏,/粉泪滴人妆”的直白表述,加上之前的 "[芳春看 过江] 恨依依"构成了《醉别西楼》的核心语言。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乌衣巷》是王安石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品,它采用了明晰细腻、细致入微的写法,又有画类渲染、意境洒脱的韵味。诗以闲适、自由、静谧的视角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良善的直观体验,特别是通过典型化的形象来表现感情,将那种遭遇不易或乡愁难忘的情感、以及因时令而激发的赏景心情予以淋漓再现。掷地为文,不拘泥于手法技巧,达到了鲜明的艺术效果。
以上是关于王安石的几首诗句,虽然他居政之闻更盛,但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同样为人们所钦佩和赞赏。其诗歌以纵横对句、句式丰富、形象生动和含义深刻著称,它有南唐诗派的细腻、元祖的奔放和北宋诗风的清新文雅。王安石的诗作既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情感,也折射出了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意义。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60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2-14im
2025-02-15im
2025-05-05im
2024-03-02im
2025-02-12im
2025-04-18im
2025-05-06im
2025-02-15im
2024-03-02im
2024-02-28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