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园春 · 雪,是毛泽东同志1936年2月在陕北瓦窑堡创作的一首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首词以磅礴的气势、瑰丽的辞藻、深邃的意境,描绘了瑞雪纷飞后的北国风光,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复兴的信心。
1935年10月,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主力在瓦窑堡附近集结。当时,正是隆冬时节,陕北大地一片冰天雪地。毛主席冒着风雪,登上了瓦窑堡附近的山头,俯瞰四周,只见银装素裹,一片洁白。他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正是作者在经历长征的艰苦卓绝后,面对眼前的北国风光所抒发的豪情壮志。词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对革命事业的展望紧密结合,展现了作者的革命理想和乐观主义精神。其中,北国风光的壮丽与革命事业的伟大形成对比,突出了革命的艰辛和伟大。
词的开头,作者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三句,描绘了北方的冬天风雪交加、冰天雪地的景象。这三句写景,笔法简洁,气势磅礴,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壮阔雄浑的景象中。
接着,作者写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词赞颂了祖国的壮丽山河,也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作者用“竞折腰”三个字,突出了英雄豪杰对祖国的热爱和献身精神。
最后,作者写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信心,也体现了作者对时代英雄的赞美之情,更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这首词,气壮山河,气势磅礴,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分表现了毛泽东同志的豪情壮志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首词被誉为毛泽东词作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609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8im
2025-10-28im
2025-10-28im
2025-10-28im
2025-10-28im
2025-10-28im
2025-10-28im
2025-10-28im
2025-10-28im
2025-10-28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2-16im
2025-04-28im
2025-05-04im
2025-05-05im
2025-05-03im
2025-05-05im
2025-05-04im
2025-05-05im
2025-05-05im
2025-05-0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