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1. 褒禅山在(安徽)舒州西南方,李渤曾在山中建阁居住,名为“西亭”,还有一座佛寺叫“禅寺”,所以山也因此得名“褒禅山”。
2. 我喜好游览山林,景色颇好的地方,我都想一览无余。
3. 嘉祐二年(1057年),因与友人范仲淹要同去拜访隐士梅圣俞,路经舒州,因友人坚决邀请,只好留下,单独去拜访梅圣俞,顺路游历褒禅山。
4. 这座山很雄峻,山岭错落起伏,山峰巍峨高耸,山谷幽深,怪石磷峋,奇峰突兀,飞流瀑布,景色十分秀丽。
5. 我攀登到山顶,极目远眺,但见千里沃野,阡陌纵横,一派丰收的景象;江河奔腾,无边无际;渺小的亭台楼阁,若隐若现。
6. 我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坐下来,一边诵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边吟诗作赋。
7. 夕阳西下,我兴致仍然很高,独自一人继续向山顶攀登,想寻找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所述的“醉翁亭”。
8. 走了很远一段路,终于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果然是“醉翁亭”。
9. 我走进亭子,但见亭子不大,却很精致,亭顶是曲折的,亭柱是圆形的,亭子的四面都开着窗户,可以清楚地看到周围的景色。
10. 我坐在亭子里,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欣赏着周围的景色,感觉心旷神怡,陶醉不已。
11. 天色渐晚,我起身准备离开,回头再看一眼“醉翁亭”,心中感慨万千,于是提笔写下了《游褒禅山记》。
[赏析]
《游褒禅山记》是欧阳修在梅尧臣的请求下写的一篇散文。欧阳修应邀来舒州,途经褒禅寺时,被那里的秀丽景色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篇游记。
《游褒禅山记》文笔优美,意境深远,是欧阳修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醉翁亭记》的姊妹篇。
《醉翁亭记》主要写了欧阳修在醉翁亭游览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他的感想。而《游褒禅山记》则主要写了欧阳修在褒禅山游览时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醉翁亭记》选景以静为主,而《游褒禅山记》选景则以动为主,两个侧面描写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无限魅力。
《醉翁亭记》的笔调是轻松愉悦的,而《游褒禅山记》的笔调则是沉重忧郁的。这是因为《醉翁亭记》写于欧阳修被贬滁州之后,而《游褒禅山记》写于欧阳修被贬梅州之后。
欧阳修在被贬期间,虽然生活艰苦,但他却怡然自得,在游览大自然时,总是能从中找到乐趣。这体现了欧阳修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634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