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累累如珠释义

1.1 词语释义
“累累如珠”是一个成语,比喻很多东西排列起来,就像一串串珠子,给人一种密集的感觉。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全诗如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中“累累如珠”一词形容秋雨打在池塘的荷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犹如一颗颗珠子连缀而成。
1.2 古诗用法
在古诗词中,“累累如珠”一词多用于描绘自然风光或生活场景,以其生动的比喻,为诗词增添了灵动性和感染力。
例如,宋代诗人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来形象地描述月光照射在窗户上的情景,就像一颗颗珠子一样,给人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
再如,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他借用“累累如珠”的意象,来抒发自己对人才的渴望,希望朝堂上能够人才辈出,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累累如珠鉴赏
2.1 艺术手法
“累累如珠”一词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比喻:将秋雨打在荷叶上的声响比作珠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秋雨的清脆和密集。
拟人:将荷叶上的露珠拟人化,赋予它们生命力,增强了诗词的灵动性。
对仗:诗词中“累累如珠”的运用,与“荷叶滴滴”形成对仗,使诗词更具音律美和节奏感。
2.2 思想情感
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累累如珠”一词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牵挂。他用秋雨的清脆声响,来隐喻友人对自己的思念,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累累如珠”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他用月光照射在窗户上的清辉,来象征人生中那些美好的瞬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2.3 文化价值
“累累如珠”一词的文化价值在于,它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它启发我们去发现生活中那些美好的瞬间,同时也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美好的事物和情感。
三、累累如珠引用示例
在日常写作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引用“累累如珠”一词,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意境。
例如,在写景文章中,我们可以用“累累如珠”一词来描绘夜空的繁星、雨后的露珠、雪后的松柏等自然景观。
在抒情文章中,我们可以用“累累如珠”一词来表达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深厚感情。
在议论文中,我们可以用“累累如珠”一词来论证观点、启发思考,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累累如珠总结
“累累如珠”一词是一个经典的成语,它比喻很多东西排列起来,就像一串串珠子,给人一种密集的感觉。该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全诗如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中“累累如珠”一词形容秋雨打在池塘的荷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犹如一颗颗珠子连缀而成。
“累累如珠”一词在古诗词中多用于描绘自然风光或生活场景,以其生动的比喻,为诗词增添了灵动性和感染力。
在日常写作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引用“累累如珠”一词,以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意境。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643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2-28im
2024-03-01im
2024-02-10im
2024-02-10im
2024-02-26im
2024-01-24im
2024-03-01im
2025-05-05im
2024-02-27im
2024-02-2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