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19日 阅读:52 评论:0

   一、诗句的含义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在这首诗中,第一句“两岸猿声啼不住”描写了诗人在峡江中行船时,两岸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令人陶醉,也让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轻舟已过万重山:这句是说轻舟已经驶过了层层叠叠,重重险阻的山河。这预示着在经过了千辛万苦之后,诗人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也暗示着诗人已经克服了困难,取得了成功。

   二、诗句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公元759年所作。当时,李白因得罪权贵,被流放到了夜郎,他在离开长安时,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三、诗句的艺术特色

   语言简洁:李白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对比的修辞手法,使诗的语言简洁、凝练,耐人寻味。

   意境深远:这首诗的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李白在离开长安时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情感真挚:这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望。李白在诗中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不仅是对当时情景的描写,也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四、诗句的流传和影响

   这首诗流传很广,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选入了许多语文教科书,被广为传诵。

   这首诗也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他们纷纷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杜甫的《望岳》中写道:“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商隐的《锦瑟》中写道:“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些诗歌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还被许多画家用来作为画题,如唐朝的王维、宋朝的范宽、明朝的董其昌等。这些画家通过画来表现这首诗的意境,使诗歌和绘画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822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