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黄鹤楼诗词鉴赏:诗仙的壮丽诗篇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19日 阅读:50 评论:0

  1. 诗词背景

李白黄鹤楼诗词鉴赏:诗仙的壮丽诗篇

  黄鹤楼,千古名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之巅,始建于三国时期,因西晋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而闻名于世。唐朝诗人李白一生两次登黄鹤楼,并留下了两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展现了诗仙的壮丽诗篇。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初次登黄鹤楼时所作。该诗赠别友人孟浩然,抒发了李白对孟浩然深厚的情谊和对前途的感慨。

  全诗如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细腻,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次句写孟浩然乘舟远去,第三句写孤帆远去,只剩下长江东流不息,尾句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来表达自己对孟浩然的思念和对前途的感慨,表现了诗仙的豁达胸怀

  3. 登金陵凤凰台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李白第二次登黄鹤楼时所作。该诗表达了李白对金陵的赞美和对盛唐盛世的自豪感。

  全诗如下: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从凤凰台上凤凰游写起,然后写到凤去台空,江水依旧流淌,接着写到吴宫花草埋没幽径,晋代衣冠已经成为古丘,最后写到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抒发了诗仙对盛唐盛世的自豪感。尾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表达了诗仙对长安的思念和对仕途的感慨。

  4. 李白黄鹤楼诗词的艺术特色

  李白黄鹤楼诗词具有以下几个艺术特色:

   意境壮丽:李白黄鹤楼诗词中的意境壮丽,气势恢弘。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绘了长江滚滚东流的壮丽景象;《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写出了金陵的雄伟壮丽。

   语言简洁:李白黄鹤楼诗词中的语言简洁明快,不拘一格。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送别的情景;《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用简短的语言写出了凤凰台的兴衰沧桑。

   情感真挚:李白黄鹤楼诗词中的情感真挚细腻,感人肺腑。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对孟浩然的深厚情谊和对前途的感慨;《登金陵凤凰台》中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表达了对长安的思念和对仕途的感慨。

标签: 当代艺术散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836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