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而诗歌则是文学的精华所在。由上古到今,历代诗人们用精巧的语言、纯美的想象、深刻的思考,在静谧、恬淡、动人、豁达中表现人生、抒发情感。苦思艰涩、雄心万丈、悲壮奋斗、哀痛彷徨、智慧启迪……在这些无限的情感和思想中,人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呼应,也为人生和理想注入崭新的力量。
摘选名家佳作,研读其中的隐喻、辞格,探究其中的文字陶冶、逻辑关系及格律韵律等一些细节和保留之美,使人不断从品位美的角度和自身的情感需求上体验和提升诗词的魅力。比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虽没有任何新意,但借景抒怀,通过景色的变化反映对华南与北方区别之甚明显。这一点为我们在学习中如何反映作品的背景和地域特色起到了非常典型的例证。
诗句是艺术形象的最小单位,而从源头吸收,也是创作的源泉。有了对前人诗歌的充分理解,我们才会在文学创作中各显神通。亦即以天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为例:“我是死了的经历者,无论何时看到这个世界,都像去世人一样敏锐。故事是我的外衣,我从每根故事里爬出来,可你们并不能看得见我。”他用一种兼具唯美色彩和深刻戏剧性的艺术手法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传递了一份使人折服的光华,带给人们更多的感人与沉思。
我们不仅需要品读经典,还要倾听自己的心声以及审美体会。通过体会诗句中的情感、色彩、音韵和节奏等,来寻求自我和真理。“苦思”是劳苦思考的一种状态和焦虑情感,常常有利于拓展我们的思维和生命之路。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薄雾轻》:“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把悠久历史与高尚情操合二为一,且偏重物、风、景之美,隽险流畅,叙述了社会抛弃旧有生存方式,建立新的制度和壮大国土正义感情,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祝福
无论是中国文化传统还是人文精神,都是少量多次的持苦思而凝成某种“凝义”,从而达到心意相通。如果将此种精神运用到写作和表达之中,就可以感性地升华意境,或直抒胸臆,或含蓄曲折,或委婉蕴藉。
但是诗词的精妙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不断地研读、思考、反思,需要有沉淀和积淀,更需要有经验和训练。当然作品的流传与最终价值可能与我们的初衷大有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通过重复而积淀之后的链接其实就像一张能触摸的网,连接起了文学、艺术与人生等不同的领域,丰富了我们人生的层次与价值。
苦思诗句,不仅意味着对我们自身文学素质与能力的磨练与提升,还包含着在思想、生活、美感、精神等层面上的有效传递,使我们在培养人文精神和启迪精神方面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与提升。而要将这些优异的根基延续下去,则需要我们从人、事、物、道、生、肖的角度去理解和阐述,以保持我们对于文学及人文精神的不断推陈出新与发扬光大。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12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1-16im
2024-02-28im
2025-01-16im
2025-04-28im
2025-01-18im
2025-01-18im
2025-01-18im
2024-03-04im
2024-01-08im
2024-02-28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