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这个字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包罗万象。在诗歌中,涵作为开头,可以是借景抒情、挥洒笔墨的妙招。本文将以涵字为开篇,评一首优美的诗句,探讨其深刻意境。
诗句的原文:涵虚怀若谷,藏瑰宝若身。此句出自唐代杜甫《奉济寺看花》中格律十九首之一,“涵”字以押韵之意出现在首句。这句话可以说是一首诗中最为精华的部分,浓缩了杜甫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理解。此句话是通过两组对比而显露出来的,先是虚怀若谷,后是藏瑰宝若身,前后对比,有着呼应之意。作者以两种事物相比较,似乎想要告诉我们人生哲学的重要观点。
涵,本意是聚水成池或沟渠等,含有接纳之义。在诗中,涵可以解释为包容和蕴藏,这与原意类似,也是汇聚、蕴藏、积累的意味。这种意境让诗句的形象更加丰富,也增添了它深刻的内涵,正如社会,可以包容不同的个体和观念,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珍贵的宝藏。
最初的对比是“虚怀若谷”和“藏瑰宝若身”。虚怀,即以空心态接纳世界万物,谦卑不自满。同时,“若谷”的表述带有一种人格化的意味,谷内聚合一切流入其中的事物,作为一个拥有空间感的自然景观和个体精神的认同表达,更能表现谦卑之情。反之,“藏瑰宝若身”则是一种精神与心灵层面的表现。杜甫通过两句话的对比,把人生的两个必备品质一一展示。
在这两个对比中,涵被赋予了一种既有容纳和积淀的特性,也有谦虚和包容心态的内涵,并通过形象化的语言为人们留下了极具哲理深度的印象。
这个诗句通过形象的对比方式表达了一种宁静的境界和精神面貌,即在外面表现得谦虚和低调,但同时心灵也蕴藏着丰富、珍贵而不露声色的宝藏。而这种境界和内涵恰似今天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人们胸怀谦虚平和、心中蕴含着珍贵精髓的时候,即可以真正实现“万籁俱寂,万物归位”的境地。这样的人才能发扬自己的独特价值,进而与社会同步发展,成就一番怡然自乐的人生之旅。
涵虚怀若谷,藏瑰宝若身,诗句间富有对应性的结构展示出杜甫人生哲学的思考。这一诗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一种谦虚而身心充盈的境界,诠释了一种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人们在生命长河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而谦虚、包容和珍藏,则是人生必备品质之一。这个古代的诗句,依然能够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启示。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18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5-04im
2025-02-11im
2025-04-18im
2025-01-18im
2025-02-13im
2025-05-04im
2025-02-16im
2025-04-29im
2025-02-14im
2024-03-03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