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原古诗赏析:杜甫登高抒怀

作者:im 时间:2024年10月07日 阅读:98 评论:1

  1. 背景介绍

乐游原古诗赏析:杜甫登高抒怀

  “乐游原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于759年创作的一首诗,当时他正在长安,因安史之乱,他避难至秦州(今甘肃天水),后又辗转至成都,最终定居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诗中,杜甫登高远眺,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

  2. 诗歌内容

  (1) 首联:

  西望秦岭天下秀,南指荆衡气象雄。

  这两个句子描绘了乐游原的壮丽景色。西望秦岭,山峦连绵,层层叠叠,如同一幅壮观的画卷。南指荆衡,群山巍峨,气势磅礴,让人心生敬畏。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乐游原的景色,也表现了杜甫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2) 颔联:

  地近长安不闻战,兵连祸结远相通。

  这两个句子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惨烈景象。长安是唐朝的都城,但此时却听不到战争的声音。然而,远处却传来兵连祸结的消息。这说明战火已经蔓延到了长安的周围,人民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杜甫身处异乡,却心系长安,对安史之乱的忧虑和愤慨溢于言表。

  (3) 颈联:

  北望龙亭泪痕干,西望咸阳古道昏。

  这两个句子写出了杜甫对唐玄宗和唐肃宗的思念和失望。龙亭是唐玄宗避难的地方,咸阳是唐肃宗避难的地方。杜甫北望龙亭,泪痕已干,可见他对唐玄宗的遭遇深感同情。西望咸阳,古道昏暗,可见他对唐肃宗的昏庸无能十分失望。这两句诗反映了杜甫对唐朝命运的担忧和焦虑。

  (4) 尾联:

  自惜微官常戚戚,愧君恩重多忧煎。

  这两个句子表达了杜甫的自责和愧疚。他自感官职卑微,却常常忧心忡忡,无法为国家分忧。他愧对君主的恩重,感到忧虑和煎熬。这两句诗表现了杜甫强烈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3. 艺术特色

  “乐游原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中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乐游原的壮丽景色与安史之乱的惨烈景象进行对比,突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还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历史、个人与国家融为一体,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深刻。

  4. 总结

  “乐游原古诗”是杜甫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诗中,杜甫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定的渴望。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标签: 当代戏剧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252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