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背景:唐朝末年,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民不聊生,诗人杜甫在乱世中颠沛流离,写下了这首诗。

1. 乱世之中,满目疮痍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乱世之中,满目疮痍。诗人杜甫站在岳阳楼上,放眼望去,只见洞庭湖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而天地之间,一片混沌,乾坤颠倒,日月无光。
2. 烽火连天,生灵涂炭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烽火连天,生灵涂炭。诗人已经很久没有收到亲朋好友的音讯了,只身一人,乘着孤舟,漂泊在风雨飘摇的大海上。他站在船头,遥望北方,只见战火纷飞,烽烟四起,不禁悲从中来,泪流满面。
3. 山河破碎,国破家亡
鸣榔过巫峡,长笛下襄州。
闻道杀人汉,水到草偃流。
山河破碎,国破家亡。诗人乘舟经过巫峡,一路向南,来到了襄州。他听说,在汉水流域,一支残暴的军队正在大肆屠杀百姓,就像洪水一样淹没了所有的生灵。
4. 诗人悲愤,肝肠寸断
锦城丝管日,纷纷暮自休。
家家捣衣声,月月捣梭愁。
诗人悲愤交加,肝肠寸断。他看到,锦城之中,丝竹之声日夜不绝,人们沉迷于歌舞之中,全然不顾国家的危亡。家家户户,都在为亲人捣衣织布,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愁肠百结。
5. 世道混乱,人心不古
痴儿不知道,母氏白发衰。
出门复入户,茫然失所依。
世道混乱,人心不古。诗人看到,一个痴儿,竟然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已经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他出门又进门,茫然失措,不知何去何从。
6. 诗人感叹,人生无常
赖频惊岁晏,守岁忽已残。
夜坐秦氏灯,窗间楚月寒。
诗人感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他常常在除夕之夜惊醒,发现一年又过去了。除夕之夜,诗人坐在秦氏的灯下,看着窗外的楚月寒光凛冽,不禁心生感慨。
7. 诗人感伤,羁旅他乡
舞榭歌台风雪昏,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不愿醒。
诗人感伤自己羁旅他乡,漂泊无依。他看到,舞榭歌台在风雪中昏暗无光,而钟鼓馔玉这些荣华富贵,他都不屑一顾。他只愿一醉方休,不愿清醒过来面对残酷的现实。
8. 诗人呐喊,痛斥乱世
十年动荡劫,两京灰飞烟。
乡泪客愁尽,鬓霜满头添。
诗人呐喊,痛斥乱世。十年动荡的安史之乱,让两京化为灰烬,百姓流离失所,乡愁客愁都化成了鬓边的白发。
9. 诗人展望,和平盛世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诗人展望,和平盛世。他希望能够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在深宫中度过二十年的平静生活。然而,一声《何满子》的哀歌,却让他双泪横流,悲痛难抑。
10. 诗人悲愤,壮志难酬
赖以慰平昔,不足愁吾身。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臣。
诗人悲愤,壮志难酬。他虽然可以借酒浇愁,但无法排解心中的忧虑和愤慨。在国家危难之际,他希望能够挺身而出,报效国家,但乱世之中,忠臣义士却往往得不到重用。
11. 诗人感伤,生命垂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诗人感伤,生命垂危。他为时局的动荡而流泪,为与亲人的离别而心惊肉跳。战火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了,一封家书,抵得上万金。
12. 诗人悲鸣,壮士暮年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山河虽有恙,文物决难泯。
诗人悲鸣,壮士暮年。他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仍然心怀壮志。他相信,虽然山河破碎,文物却不会泯灭。
13. 诗人希望,盛世重现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到襄阳不为客,茂陵秋雨病相思。
诗人希望,盛世重现。他希望君臣能够同心协力,恢复盛世。他希望能够回到襄阳,不再漂泊在外。他希望能够在茂陵的秋雨中,与亲人团聚。
结语
《干后庭花》是杜甫晚年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通过对乱世中民不聊生、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愤慨,对国家命运的悲悯和关切,对和平盛世的向往和期盼。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8295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