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媛(约公元420年-约公元505年),南齐至梁时期女诗人。她的诗歌文笔清丽、流畅,以清新唯美的情感风格和温婉淡雅的艺术风格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评价。在众多的诗篇之中,谢媛《寄扬州韩绰判官》被誉为千古珍品,经过时间的洗礼,至今仍然被广泛传诵流传。
据历史记录,谢媛与韩绰判官并无直接交往的联系,这首诗作场合可能是题材或者命题所致。通常认为,此诗应为梁武帝招贤试举之作,也有人认为此诗应为谢媛自己的选举之作,借寄古人而宣示志向。
1.
缘情造我浪花句,莫厌敲成数百篇。
2.
愿借年华十五载,送将履留扬州边。
3.
舟摇万顷水,山势千重烟。
4.
只怕漳滨人老大,悔教吴苑留鸥烟。
5.
江南错落千门院,鸳鸯衾样水青连。
6.
刘向南来三百里,未到长安先一眠。
整首诗的风格温婉、清丽、流畅,表达了谢媛想念家乡扬州,思念儿时玩伴和青春岁月的情感。其中“缘情造我浪花句”、“愿借年华十五载”体现了谢媛追求诗歌艺术的初衷和坚定追求梦想的旺盛意愿。这些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并不罕见,却由谢媛运用得十分巧妙。此外,谢媛还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自己的感受,如“只怕漳滨人老大,悔教吴苑留鸥烟”揭示了情感的转折和追忆之痛。
谢媛与其他女诗人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写作风格优美平凡、微妙细腻,不夸张,但总给人留下淡然高雅的印象。这或许来源于她在家族中的经历,尤其是父亲谢黯的教诲,教育她要心安如水。与她同一时期的南朝女诗人们,如陆容、杜荀鹤、刘褒、邢燮等人,虽然同样出自江南文化背景,但在思想和感情上各有特点。以诗人杜荀鹤而言,她的作品多为宋词,能表达一种壮逸豪放的情感,非常具有个性;而陆容的作品则多表现出女性的细腻与温婉。而谢媛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感受和向往,更加细腻和平和。
谢媛以其清新唯美的情感风格和温婉淡雅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特别是《寄扬州韩绰判官》,不仅针砭时弊,传达了作者追求诗歌艺术的初衷,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坚韧和柔美。尽管她在历史长河中曾经被遗忘一段时间,但由于其作品中展现的人性和情感依然引人入胜,备受文学爱好者热爱和推崇。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32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9-18im
2025-09-18im
2025-09-18im
2025-09-18im
2025-09-18im
2025-09-18im
2025-09-18im
2025-09-18im
2025-09-18im
2025-09-18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