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啜茗时 怎么读

作者:im 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阅读:74 评论:0

"春风啜茗时":一盏茶中的诗意与读音探微

一、引子:当春风遇见茶

春风啜茗时 怎么读

"春风啜茗时"——这五个字仿佛一幅水墨丹青,勾勒出春日饮茶的闲适与风雅,它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其三》,原句为:"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短短十字,却将暮春时节的静谧、茶香的氤氲与文人的雅趣融为一体,对于现代读者而言,"啜茗"一的读音与含义或许略显陌生,本文将从读音解析、诗意解读、文化意蕴三个维度,带您走进这盏千年前的春茶。

二、读音探析:如何正确读出"春风啜茗时"?

1、"啜茗"的发音

啜(chuò):第四声,意为小口饮、品尝,注意与"辍(chuò)学"、"掇(duō)拾"等形近字区分。

茗(míng):第二声,古人对茶的雅称,今仍用于"香茗""品茗"等词。

- 全句读音:chūn fēng chuò míng shí

2、易错点提示

- 有人误将"啜"读作"zhuì"(缀)或"duō"(掇),实为方言或形近字混淆。

- "茗"常被误读为"mǐng",需注意其韵母为"ing"而非"in"。

3、为何要考究读音?

汉语的韵律美在于声调起伏,正确发音能还原诗句的平仄节奏("春风啜茗时"为"平平仄仄平"),感受杜甫笔下春风拂面、茶香袅袅的意境。

三、诗意解读:杜甫笔下的春日茶事

1、原诗背景

《重过何氏五首》是杜甫拜访友人何将军山庄时所作,此句描绘夕阳西下,诗人与友人在平台对坐,借春风品茶的场景。"啜茗"二字尤为精妙:

"啜":非牛饮,而是慢品,体现文人雅士的从容。

"茗":区别于俗语"茶",凸显风雅情趣。

2、意象解析

春风:既是自然之风,亦隐喻茶汤的温润与友情的和煦。

平台:开放式空间,暗含"以天地为茶室"的豁达。

落日:暮色中的茶事,平添一抹超脱尘世的禅意。

3、与陆羽《茶经》的呼应

杜甫此诗作于8世纪,恰与"茶圣"陆羽倡导的饮茶文化同期。"啜茗"一词,正是唐代茶道从实用转向艺术的见证。

四、文化意蕴:一盏茶里的东方美学

1、茶与文人的精神符号

以茶修心:啜茗不仅是解渴,更是"涤烦疗渴"(陆羽语)的精神仪式。

以茶会友:如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茶成为君子之交的媒介。

2、"春风啜茗"的现代启示

慢生活的隐喻:在快节奏时代,小口啜饮是对"效率至上"的温柔反抗。

自然与人的共情:春风、茶香、落日,构成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

3、延伸至日本茶道

日本遣唐使将唐代饮茶习俗带回,发展为"侘寂"美学,千利休"和敬清寂"的理念,或可追溯至杜甫笔下这一瞬的春风啜茗。

"春风啜茗时"的读音(chuò míng),是打开这首诗的第一把钥匙,当我们准确读出"啜茗"二字时,便已迈入那个以茶为诗、以诗为茶的盛唐,今日再品此句,不妨泡一盏清茶,任春风穿堂而过——或许千年前的杜甫,正与我们隔空对饮。

(全文共计1480字)

附:拓展知识

1、杜甫其他茶诗:《夜宴左氏庄》"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亦含茶酒之趣。

2、唐代茶器:法门寺出土的鎏金银茶具,印证了"啜茗"背后的奢华茶文化。

3、方言读音:闽南语中"茗"仍读作"mê",保留古音痕迹。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644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