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读音引发的文化思考

"渐渐之石,维其高矣"——《诗经·小雅·渐渐之石》中的这句诗,让多少读者在诵读时产生疑问:"渐"字在这里究竟应该读作jiān还是jiàn?这个看似简单的读音问题,实则牵涉到汉语语音演变、经典解读传统以及现代语言规范等多个层面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从"渐"字的本义出发,探究其在《诗经》中的确切读音,分析历代注疏家的不同解读,并透过这一微观案例,展现汉字读音背后丰富的文化信息。
"渐"字在《说文解字》中被解释为"水慢慢浸润的样子",本义指水流缓慢浸渍,引申为逐渐、慢慢的意思,在《渐渐之石》这首诗中,"渐渐"一词用来形容山石高耸入云、渐渐而上的景象,根据传统训诂学观点,此处"渐"应当读作jiān,表示渐进、逐渐的状态,现代汉语中"渐"字更常见的读音是jiàn,如"逐渐"、"渐变"等,这就造成了古今读音的差异与困惑。
"渐"字在《诗经》中的音韵考证
要准确理解"渐渐之石"中"渐"字的读音,我们必须回到《诗经》时代的语音系统,根据清代学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渐"字在古代有两种读音:一为"子廉切"(jiān),表示渐进;一为"慈染切"(jiàn),表示浸渍,在《渐渐之石》的语境中,显然采用的是第一种读音。
宋代音韵学家朱熹在《诗集传》中明确指出:"渐,子廉反,高峻貌。"这里的"子廉反"即相当于现代的jiān音,明代学者陈第在《毛诗古音考》中也持相同观点,认为此处"渐"读作jiān,与"巉"(chán,高峻貌)音近义通,清代考据大师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读音的合理性。
从现代音韵学角度看,"渐"字在中古音系中属于精母盐韵平声字,拟音为*tsiam,与"尖"、"歼"等字同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读音在现代普通话中演变为jiān,而在某些方言中仍保留着接近古音的读法,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渐"字的两种读音对应着不同的词义和用法,这在训诂学上称为"破读"或"四声别义"现象。
历代注疏家的解读分歧
尽管多数古代学者主张"渐渐之石"中的"渐"读作jiān,但历史上也存在不同声音,汉代毛亨在《毛诗诂训传》中将"渐渐"解释为"山石高峻",但未明确标注读音,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则提出:"渐渐,言山石之形渐渐然高也",似乎倾向于jiàn的读音。
宋代是《诗经》音读研究的重要时期,除了朱熹主张jiān音外,王安石在《诗经新义》中提出新解,认为"渐渐"应当读作"jiàn jiàn",与"崭崭"通假,表示山石高耸险峻的样子,这一观点得到部分后世学者的认同,但也引发了长期争议。
清代考据学派兴起后,对"渐"字读音的讨论更加深入,戴震在《毛郑诗考证》中力主jiān音,认为这是古读;而段玉裁则指出,根据《广韵》记载,"渐"字确有平去两读,但《诗经》此处当从平声,这些分歧反映了古代学者对经典文本解读的不同方法取向,也体现了汉语语音演变的复杂性。
近代以来,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学者们开始从更科学的角度分析这一问题,黄侃在《尔雅音训》中系统梳理了"渐"字的音义演变,王国维则利用出土文献考证先秦用字习惯,都为解决这一读音争议提供了新的思路。
现代字典与语文规范的处理
在现代汉语规范体系中,"渐"字的读音问题得到了官方界定。《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标注"渐"字有两种读音:jiān和jiàn,读作jiān时,主要用于"渐渐"一词,表示"逐渐";读作jiàn时,则有"渐进"、"渐变"等用法,对于《诗经》"渐渐之石"中的"渐"字,词典特别注明应当读作jiān。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作为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也对"渐"字的读音进行了规范:"渐渐"读作jiān jiān,而单用或在其他复合词中多读作jiàn,这一规定综合考虑了语言发展规律和传统读法,为现代人阅读古籍提供了依据。
在实际语文教学中,这一读音问题仍常引发困惑,许多教师和学生受现代常用词"逐渐"(zhú jiàn)的影响,容易将"渐渐之石"误读为jiàn,这种现象反映了语言规范与实际使用之间的张力,也说明传统文化传承中面临的挑战。
读音背后的文化意蕴
"渐渐之石"中"渐"字的读音争议,看似是一个技术性的语言学问题,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汉字音义关系的复杂性,汉语中大量存在的一字多音现象,是语言历时演变的产物,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通过研究这些读音差异,我们可以窥见汉语发展的历史轨迹。
这一讨论反映了经典解读的传统与方法,中国古代学者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从不局限于字面意义,而是通过音韵、训诂、考据等多种方法,探求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渐"字读音的讨论正是这种学术传统的微观体现。
这一问题凸显了文化传承中的变与不变,语言是活的文化载体,必然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但同时,对经典文本的尊重又要求我们尽可能保持其原貌,如何在变化中保持传统,在传承中适应发展,是每一个接触传统文化的人都必须面对的课题。
"渐渐之石"的读音讨论也启示我们,文化理解需要严谨的态度,一个字的读音差异可能导致对整个文本理解的偏差,这提醒我们在接触传统文化时必须保持审慎和求真的精神。
从一字读音到文化传承
回到最初的问题——"渐渐之石"中的"渐"怎么读?综合古今学者的研究和现代语言规范,我们可以确定此处应当读作jiān,这一答案不仅来自语言学的分析,更是文化传承的选择,通过对这一微观问题的探讨,我们得以管窥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体会到传统文化传承中所需的细致与耐心。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今天,汉语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与发展,面对这种变化,我们既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事物,也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传统。"渐渐之石"中那个看似简单的"渐"字,提醒着我们:文化的河流正如那渐渐而上的山石,需要我们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让中华文明的光芒继续照耀人类的未来。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678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2025-10-30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