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江城子全诗多少首?深度解析苏轼的江城子词作

作者:im 时间:2025年04月21日 阅读:132 评论:0

苏轼《江城子》全诗多少首?深度解析苏轼的江城子词作

苏轼江城子全诗多少首?深度解析苏轼的江城子词作

苏轼江城子全诗多少首?深度解析苏轼的江城子词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作风格豪放洒脱,情感真挚,对后世影响深远,在苏轼的词作中,《江城子》是一个重要的词牌名,其中不乏传世名篇,苏轼一生究竟写过多少首《江城子》?这些词作又各有什么特点?本文将对苏轼的《江城子》词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

一、《江城子》词牌简介

《江城子》是唐宋时期流行的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水晶帘》等,属于双调小令,通常为七十字左右,上下阕各五句,三平韵,该词牌适合表达婉约或豪放的情感,苏轼以其独特的风格,赋予了《江城子》新的艺术高度。

二、苏轼《江城子》词作数量

根据现存文献和历代词集整理,苏轼共创作5首《江城子》,分别是:

1、《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2、《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3、《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凤凰山下雨初晴)

4、《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翠蛾羞黛怯人看)

5、《江城子·别徐州》(天涯流落思无穷)

这五首词风格各异,既有悼亡之作,也有豪放之词,展现了苏轼词风的多样性。

三、苏轼《江城子》代表作解析

1.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原文: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解析: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亡妻王弗的作品,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王弗去世十年之际,全词情感深沉,通过梦境与现实交织,表达了对亡妻的无尽思念,上阕写生死相隔的凄凉,下阕写梦中重逢的悲喜交加,最后以“明月夜,短松冈”作结,余韵悠长。

**2. 《江城子·密州出猎》

原文: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解析:

这首词写于苏轼任密州知州期间(1075年),展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报国壮志,词中“老夫聊发少年狂”一句,奠定了全词的豪迈基调,下阕借汉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为国效力的雄心壮志,整首词气势磅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3.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原文:

>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解析:

这首词写于苏轼与友人张先在湖上泛舟时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新优美的湖光山色图,上阕写雨后初晴的湖景,下阕写江上哀筝的动人旋律,最后以“人不见,数峰青”作结,意境空灵悠远。

**4.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原文:

> 翠蛾羞黛怯人看,掩霜纨,泪偷弹,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 画堂新构近孤山,曲阑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解析:

这首词是苏轼送别友人陈述古(陈襄)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词中“天易见,见君难”一句,道出了离别的无奈,整首词婉约含蓄,展现了苏轼细腻的情感世界。

**5. 《江城子·别徐州》

原文:

>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解析:

这首词是苏轼离开徐州时所作,表达了对徐州的留恋和对未来的迷茫,词中“天涯流落思无穷”一句,奠定了全词的感伤基调,整首词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在仕途漂泊中的复杂心境。

四、苏轼《江城子》的艺术特色

1、情感真挚:无论是悼亡、送别,还是抒怀,苏轼的《江城子》都饱含深情,感人至深。

2、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如《密州出猎》,也有婉约如《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展现了苏轼词风的全面性。

3、意境深远:苏轼善于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情感,如“明月夜,短松冈”“人不见,数峰青”等,余韵悠长。

4、用典自然:如《密州出猎》中的“冯唐”典故,增强了词的历史厚重感。

五、结语

苏轼的《江城子》词作虽然只有五首,但每一首都堪称经典,展现了他在词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情感,无论是悼念亡妻的深情,还是抒发壮志的豪迈,亦或是离别时的感伤,苏轼都能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其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些词作不仅是宋词的瑰宝,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贵遗产。

通过本文的梳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苏轼《江城子》的全貌,并从中感受到这位伟大文学家的艺术魅力。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723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