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勉"字常被用来表达劝勉、鼓励或自勉的情感,这个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既体现了诗人对他人的关怀,也展现了自我鞭策的精神,本文将通过梳理带有"勉"字的诗句,探讨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并分析这些诗句如何传递勉励与期许的情感。

一、勉励他人:劝诫与关怀
在古代诗词中,"勉"字常被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劝勉,尤其是长辈对晚辈、朋友之间的鼓励。
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虽然此诗未直接出现"勉"字,但其劝勉之意十分明显,而直接带有"勉"字的诗句如:
2、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诵佳句新,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诗中虽未直接出现"勉"字,但杜甫以自身经历劝勉韦济,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隐含勉励之意。
3、白居易《赠内》
> "漠漠暗苔新雨地,微微凉露欲秋天,莫对月明思往事,损君颜色减君年。"
此诗虽无"勉"字,但劝诫妻子不要过度忧思,带有勉励其放宽心胸的意味。
二、自勉:诗人的自我激励
"勉"字也常用于表达诗人的自我勉励,尤其是在面对困境时,诗人常以此字激励自己。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虽未直接使用"勉"字,但其诗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隐含自我勉励之意。
2、陆游《示儿》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在临终前仍不忘勉励儿子关注国家命运,展现了他的家国情怀。
3、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虽未直接使用"勉"字,但其豁达乐观的态度,正是对自我的一种勉励。
三、带有"勉"字的直接例证
除了上述隐含勉励之意的诗句外,还有一些诗词直接使用了"勉"字,
1、《诗经·小雅·小明》
>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此诗劝勉君子要勤勉正直,虽未直接用"勉"字,但"靖共尔位"即含有勉励之意。
2、朱熹《劝学诗》
>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此诗虽未用"勉"字,但劝学之意明显。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劝勉友人不必因离别而悲伤,展现了豁达的胸怀。
四、"勉"字在诗词中的文化意义
"勉"字在古典诗词中承载了多重文化意义:
1、儒家思想的体现
儒家强调"自强不息","勉"字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如《论语》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士人的自我修养
古代士人常以诗词自勉,如文天祥《正气歌》中的"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展现了对气节的坚守。
3、友情的表达
在送别诗中,"勉"字常被用来表达对友人的鼓励,如高适《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勉"字在古典诗词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诗人对他人的关怀、对自我的鞭策,以及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无论是劝勉友人,还是激励自己,这些带有"勉"字或勉励之意的诗句,都展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梳理这些诗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也能从中汲取力量,在现实生活中践行"勉"的精神,不断前行。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9863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5-02im
2025-04-29im
2025-04-28im
2025-04-19im
2025-05-01im
2025-05-01im
2025-04-20im
2025-02-16im
2025-04-23im
2025-05-01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