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1. 诗句出处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
2. 诗句大意
诗句描绘了暮春时节,江南一带春光明媚,景色宜人的美景。乱花开得艳丽,争奇斗艳,就像要迷住人的眼睛一样。浅浅的青草刚刚长出,还没有没过马蹄。诗句通过对春景的细致描写,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 时间:2024-03-02# 阅读:59
-
67阅读
---
一、水之灵动
1. 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诗中说,春江的水已经变暖了,鸭子们最早察觉到了这一变化,它们欢快地嬉戏着。诗句生动地表现了水之灵动,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2.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时间:2024-03-02# 阅读:67
-
86阅读
诗词网精选佳作:天涯若比邻的美好情谊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里相随何孤寂。天涯若比邻,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对美好情谊的向往和赞颂。本文将带您一同领略天涯若比邻的动人诗句,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 时间:2024-03-02# 阅读:86
-
53阅读
一、伯牙善鼓琴
1. 传说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位善于鼓琴的音乐家,名叫伯牙。伯牙的琴技出神入化,琴声美妙动听,令人陶醉。
2. 一天,伯牙乘舟游览,途经一座山林。他信手抚琴,琴声悠扬婉转,响彻山谷。琴声吸引了一位砍柴的樵夫,樵夫名叫钟子期。
二、钟子期识音声
1. 钟子期闻听琴声,立即被深
# 时间:2024-03-02# 阅读:53
-
48阅读
一、风光优美镜水湖
水流柔美,波光粼粼,宛如一块镶嵌在山间的宝石。初夏的镜水湖,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
二、无风也自波的奥秘
1. 水温差异导致的浮力变化:湖水的温度会随着天气情况而变化,尤其是夏天的早上和晚上,水温变化较大,从而导致水体密度发生变化,形成无风也自波的现象。
# 时间:2024-03-02# 阅读:48
-
49阅读
谁人能解长信怨,诗词解读王昌龄长信怨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诗人之一,其诗风清丽流畅,意境优美,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以边塞诗、宫怨诗最负盛名,其边塞诗慷慨激昂,充满爱国热情,而宫怨诗则哀怨缠绵,感人肺腑。其中,《长信怨》是王昌龄宫怨诗的代表作,广为传诵。
# 时间:2024-03-02# 阅读:49
-
49阅读
一、缘起
词牌名常源自词的内容,如“西江月”源自西江的倒影,“朝中措”源自早朝的奏事。有词牌却无词,遂演化为词牌的另一种别称。
二、词牌源流
“昨风一吹无人会”出于词牌“满江红”,其字面意思是过去的春风吹过,无人会得。
三、满江红起落
满江红,又称“满江红犯”、“
# 时间:2024-03-02# 阅读:49
-
44阅读
1、描写月亮的外形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 “借问明月几时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 时间:2024-03-02# 阅读:44
-
52阅读
一、兔死狗烹的由来
1. 兔死狗烹的故事
兔死狗烹,比喻鸟尽弓藏,功臣一无用则遭杀害。相传,战国时期,楚国大臣伍子胥帮助楚平王打败了吴国,楚平王封伍子胥为上大夫。后来,楚平王去世,楚昭王即位,伍子胥辅佐楚昭王打败了晋国,楚昭王封伍子胥为令尹。伍子胥位高权重,引起了楚昭王的猜忌,最终被楚昭王赐死。
2. 兔死狗烹
# 时间:2024-03-02# 阅读:52
-
45阅读
七夕夜雨寄情思念
七夕之夜,空中飘着雨丝,雨滴在屋檐上敲打出滴滴答答的响声,仿佛诉说着七夕节的故事。
七夕佳节,牛郎织女相会
七夕佳节,牛
# 时间:2024-03-02#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