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5阅读
一、简介
《古朗月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共七十二字,七个自然段,采用四、二、三、四、七、四、三句式,写诗人秋夜观月时的思想感情,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美好景象的赞美和对理想世界的美好向往。
二、诗意及赏析
1. 秋晴之夜,月满中天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
# 时间:2024-03-05# 阅读:165
-
48阅读
一、望门投止,古人的社交礼仪
1. 登门拜访,礼仪不可少
古人十分重视礼仪,登门拜访更是如此。在《论语·乡党》中,孔子说道:“入其门而不正,其君子乎?”意指进入别人的家门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仪容端正。
2. 门庭若市,人来人往
在古代,门庭若市是十分常见的景象。人们经常会登门拜访亲朋好友,或
# 时间:2024-03-05# 阅读:48
-
45阅读
__前言:__
夸父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的一位人物,他是一位身强力壮、力能拔山的巨人,象征着中国古代人民对征服自然、战胜困难的渴望。夸父追日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__正文:__
一、夸父其人
夸父,又称后羿,是上古时期一位著名的英雄,他身材魁梧,力大无比,擅长射箭。相传
# 时间:2024-03-05# 阅读:45
-
51阅读
诗词网-诗词鉴赏-山中杂诗 吴均古诗鉴赏
山中杂诗 吴均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家吴均创作的诗歌,这首诗是吴均在山中隐居时所作,描绘了山中宁静秀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脱。
山中杂诗 吴均古诗
# 时间:2024-03-05# 阅读:51
-
49阅读
1. 冬至的景象与节气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冬至这一天,太阳位于黄经270°,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以后,太阳逐渐北移,白天开始变长,黑夜开始变短。
冬至有许多习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吃汤圆。汤圆又叫冬至丸,是冬至必备的美食。汤圆是用糯米粉制成的,里面包着各种各样的馅料,如芝麻
# 时间:2024-03-05# 阅读:49
-
44阅读
1.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之道,首先在于明明德。明明德,就是使心中的道德光明显发出来。道德是人生的根本,是做人的准则。只有明明德,才能使人生有意义,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2.大学之道在于亲民
# 时间:2024-03-05# 阅读:44
-
46阅读
小标题一:朝朝暮暮,诗词里的永恒诗情画意
1. 朝朝暮暮是诗词中永恒的主题。它描绘了情侣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这些诗词常常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人读来心旷神怡。
2. 在一些诗词中,朝朝暮暮用来形容情侣之间的思念之情。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
# 时间:2024-03-05# 阅读:46
-
65阅读
诗词之美,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这句诗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思念丈夫的一首佳作,词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红藕香残玉簟秋出处
# 时间:2024-03-05# 阅读:65
-
49阅读
一、诗圣杜甫
1.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2.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歌以其深厚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
3. 杜甫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被誉为“诗史”。
# 时间:2024-03-05# 阅读:49
-
53阅读
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描绘什么自然景物
在这诗情画意的夏夜里,我们相约在黄昏后,沐浴着月光的柔辉,耳畔传来阵阵悦耳的蝉鸣,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描绘的自然景物。
# 时间:2024-03-05#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