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门投止思张俭:诗词里来访者背后的故事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5日 阅读:63 评论:0

  一、望门投止,古人的社交礼仪

望门投止思张俭:诗词里来访者背后的故事

  1. 登门拜访,礼仪不可少

  古人十分重视礼仪,登门拜访更是如此。在《论语·乡党》中,孔子说道:“入其门而不正,其君子乎?”意指进入别人的家门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仪容端正。

  2. 门庭若市,人来人往

  在古代,门庭若市是十分常见的景象。人们经常会登门拜访亲朋好友,或者拜访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者。在《诗经·小雅·鹤鸣》中,就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君子,万寿无疆”的诗句,描绘了人们登门拜访的热闹景象。

  二、张俭之友,诗词里的来访者

  1. 诗仙李白,登门拜访张俭

  诗仙李白一生侠肝义胆,豪放不羁。他在《将进酒》中写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样豪迈的诗句,正是他性格的写照。

  李白与诗友张俭的交往,也十分令人钦佩。李白曾登门拜访张俭,并写下了《拟古九首》其四:“入门见老母,头发如丝麻。问我何所之,聊且叙幽遐。”诗中,李白描绘了张俭的老母亲,头发如丝麻,询问李白来访的目的。李白则回答说,只是想叙叙旧情。

  2. 诗圣杜甫,与张俭诗酒唱和

  诗圣杜甫,一生坎坷,却始终热爱生活。他在《春望》中写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样沉郁悲凉的诗句,正是他忧国忧民情怀的体现。

  杜甫与诗友张俭的交往,也十分真挚。杜甫曾写诗赞美张俭的诗才,并与张俭诗酒唱和。在《寄张谏议》中,杜甫写道:“江南逢故人,携手入南邨。莫辞更坐待,劝客一杯醇。”诗中,杜甫邀张俭共饮美酒,畅谈诗文。

  三、诗词里的来访者,背后的故事

  1. 诗词里的来访者,折射社会风貌

  诗词里的来访者,往往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在《诗经》中,就有许多描写登门拜访的诗句。这些诗句,描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俗。如《诗经·小雅·伐木》中,就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的诗句,描绘了人们伐木的情景

  2. 诗词里的来访者,抒发诗人情感

  诗词里的来访者,往往也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如李白在《将进酒》中,写下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诗句,抒发了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的情感。杜甫在《春望》中,写下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诗句,抒发了对战乱的悲愤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词里的来访者,往往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诗人的情感。这些诗词,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标签: 当代艺术散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608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