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一、氓原文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 时间:2024-09-15# 阅读:71
-
76阅读
1. 七夕的由来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七夕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相传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和织女是一对恩爱夫妻,但由于天神的阻挠,他们只能一年一次在七夕鹊桥相会。七夕节就是为了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设立的节日。
2. 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
# 时间:2024-09-15# 阅读:76
-
95阅读
一. 诗词中那些关于月亮的名句
月亮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承载着无穷的想象和情感。从古至今,诗人墨客们用诗词歌赋的方式描绘月亮的美,抒发对月亮的感情。以下是一些关于月亮的诗句名句:
1.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2. “今人不识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
# 时间:2024-09-15# 阅读:95
-
107阅读
一、作者简介
皮日休(834年—883年),字逸少,号竹隐,晚号间气布衣。唐朝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皮日休少时便有诗名,22岁考中进士,曾任校书郎、盐铁判官等职。后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从事。唐僖宗时,皮日休再次被贬为岳州司马。皮日休诗文并茂,以诗歌成就最高。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犀利,风格豪放。代表作有《皮子文薮》、《皮日休集》等。
# 时间:2024-09-15# 阅读:107
-
148阅读
一、华南虎与牛汉的相遇
1. 华南虎和牛汉的首次见面
在遥远的中国南方,富饶的广东省,茂密的森林里,一个男人和一只老虎相遇了。这个男人叫牛汉,是一个诗人,喜欢在森林里寻找灵感。那天,他意外地遇到了一只华南虎,一只雄性华南虎,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2. 不同的态度
牛汉被眼前这只威武的老虎惊
# 时间:2024-09-15# 阅读:148
-
146阅读
1. 破阵子的由来
破阵子,又称塞上曲,是宋词的一种体裁。破阵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二年(714年)曾亲征契丹,凯旋回朝后,命太常乐工将契丹音乐改编成《破阵乐》。后来,宋词中的破阵子由此发展而来,并逐渐成为宋词的重要体裁之一。
2. 破阵子的特点
破阵子的主要特点是:
# 时间:2024-09-15# 阅读:146
-
132阅读
1. 字义互训,义近通用
通假字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语言的演变,某些字形、字音或字义相同或相近,因此可以互相通用。在岳阳楼记中,就有不少通假字的使用,其中字义互训,义近通用是常见的一种情况。
例如,文中“沧海”一词,本义是指大海,但在岳阳楼记中,却用作“沧桑”之意,即世事变迁,沧桑变化。这是因为“沧海”与“沧桑”二字,在义近
# 时间:2024-09-15# 阅读:132
-
120阅读
一、诗词之美,在于精益求精
1. 诗词之美,在于用词凝练精准
诗词讲究用词凝练,字字珠玑。一个词语的运用,可以传达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比如,杜甫的《春望》中,“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短短七个字,却将边塞的萧瑟凄凉之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2. 诗词之美,在于意境深远悠长
诗词讲究意境深远,耐人寻
# 时间:2024-09-15# 阅读:120
-
50阅读
中秋之夜,月到中天
1. 金桂飘香,皓月当空,这是一个中秋佳节。中秋之夜,月到中天,皎洁如玉,银辉万顷。人们围坐在庭院中,赏月、饮酒、吃月饼,共同庆祝这个团圆的节日。
2. 诗人在中秋之夜,望着圆月,不禁想起远方的亲人。他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思绪万千。他把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都倾注在这首词中。
独赏明月
# 时间:2024-09-15# 阅读:50
-
64阅读
诗词网带你赏析三首绝句名作,意境优美,情怀深远
诗词网囊括了丰富的诗词资源,涵盖古今中外。今天,让我们一同领略三首绝句名作的艺术魅力,感受其意境优美,情怀深远。
h3何当一来游,感受杜甫的情谊深厚
# 时间:2024-09-14#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