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表达哀愁、悲悯、孤独或同情的诗句,这些诗句或抒发个人身世之悲,或感叹人间疾苦,或寄托对弱者的同情,它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奈与苦难,让读者在千百年后仍能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悲凉,本文将梳理一些经典的"可怜"诗句,并探讨它们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
一、身世飘零之悲:个人命运的哀叹
许多诗人以"可怜"二字自叹身世,表达对人生际遇的无奈,这类诗句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1、"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这句诗描写战争的残酷,无定河边的白骨曾是闺中女子日夜思念的丈夫,生死两隔,却仍被牵挂,令人心碎。
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白居易以现实主义笔触刻画卖炭翁的悲惨生活,衣衫单薄却希望天气更冷,以便炭能卖个好价钱,揭示了底层人民的苦难。
3、"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李商隐借贾谊的典故讽刺统治者不关心民生,只沉迷于虚无之事,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愤懑。
4、"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此句看似写景,实则暗含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5、"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杜甫《登楼》)
杜甫借刘禅的典故,表达对国运衰微的忧虑,以及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凉。
二、人间疾苦之叹:对弱者的同情
许多诗人以"可怜"表达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他们的诗句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1、"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沈佺期《杂诗》)
此句写征妇对丈夫的思念,月亮本是团圆象征,却只能映照军营,凸显战争对家庭的摧残。
2、"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白居易《李白墓》)
白居易悼念李白,感叹一代诗仙最终归于黄土,表达对天才陨落的惋惜。
3、"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一》)
李贺以落花比喻女子命运,美丽却无法自主,只能随风飘零,暗含对女性悲剧的同情。
4、"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杜牧《齐安郡晚秋》)
杜牧借赤壁之战的典故,表达历史兴亡的感慨,英雄已成过往,唯有渔夫淡然旁观。
5、"可怜金谷坠楼人,香魂已逐东风散。"(杜牧《金谷园》)
此句写绿珠坠楼的悲剧,表达对红颜薄命的哀叹。
三、孤独寂寥之感:无人理解的悲凉
有些诗句以"可怜"表达孤独、寂寞,或无人理解的痛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苍凉。
1、"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李白《赠从弟》)
李白感叹自己的才华无人赏识,如同高雅的乐曲无人能懂。
2、"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王维《戏题盘石》)
王维虽写闲适之景,却隐含孤独之感,美景无人共赏,只能独自饮酒。
3、"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楼。"(李益《上汝州郡楼》)
诗人望月思乡,月亮似乎也不愿离去,衬托出他的孤寂。
4、"可怜无酒酬知己,空对青山忆旧游。"(韦庄《东游远归》)
此句写诗人无酒可饮,无法与故人共醉,只能独自怀念过往,充满落寞。
5、"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诗人以花木喻人生,表达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悲凉。
四、可怜诗句的永恒魅力
"可怜"二字在古典诗词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既有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有对苍生疾苦的悲悯,更有无人理解的孤独,这些诗句穿越千年,依然能触动现代读者的心灵,因为它们所表达的情感是永恒的——无论是战乱中的生离死别,还是底层人民的苦难,抑或是才子佳人的悲剧命运,都让人感同身受。
当我们读到"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时,会为战争的残酷而痛心;当我们看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时,会为底层百姓的艰难而叹息;当我们吟诵"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时,又会为怀才不遇的孤独而共鸣,这些"可怜"的诗句,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人类共同情感的见证。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443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5-28im
2025-05-28im
2025-05-28im
2025-05-28im
2025-05-28im
2025-05-28im
2025-05-28im
2025-05-28im
2025-05-28im
2025-05-28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