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贾至(718—772)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因为他与杜甫、李白等盛唐诗人交游,并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定影响;陌生则是因为相较于那些光芒万丈的文学巨匠,贾至的名字往往被遮蔽在历史的阴影之中,贾至究竟是什么?他是一位政治家?一位文学家?还是两者兼而有之?本文将从贾至的生平、政治生涯、文学成就及其历史地位等方面,探讨这位唐代文人的多重身份。 一、贾至的生平与政治生涯 贾至,字幼邻,洛阳人,出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年),他的家族背景显赫,父亲贾曾官至礼部侍郎,祖父贾至也曾任高官,因此贾至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并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步入仕途。 贾至的政治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早期仕途(安史之乱前) 贾至早年以文才著称,曾任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书,他的文笔流畅,深得唐玄宗赏识,安史之乱(755—763)的爆发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叛军攻陷长安后,贾至随唐玄宗逃往蜀地,并在途中写下了《早朝大明宫》等诗作,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2、安史之乱期间的沉浮 贾至在战乱中一度被叛军俘虏,后逃脱并投奔唐肃宗,继续担任官职,由于他与权臣李辅国有矛盾,最终被贬为岳州司马,这一时期的贾至,政治生涯跌宕起伏,但也促使他的文学创作更加深沉。 3、晚年回归与去世 唐代宗即位后,贾至被召回朝廷,历任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等职,最终在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去世,尽管晚年得以重返权力中心,但他的政治影响力已大不如前。 贾至的政治生涯充满波折,既有辉煌时刻,也有被贬谪的失意,这种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使其作品兼具政治关怀与个人情感。 二、贾至的文学成就 贾至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和散文两个方面,他的作品风格典雅,既有盛唐的豪迈气象,也有中唐的沉郁之风。 贾至的诗歌以五言、七言律诗为主,代表作包括《早朝大明宫》《巴陵夜别王八员外》等。《早朝大明宫》尤为著名,杜甫、王维、岑参等人均有和作,可见其在当时文坛的影响力,这首诗描绘了早朝时的庄严景象,但字里行间也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早朝大明宫》 >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这首诗语言华美,但结尾的“共沐恩波”却隐含讽刺,暗示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贾至的诗歌往往在表面的华丽之下,隐藏着对现实的批判。 贾至的散文以奏议、碑志为主,风格严谨,逻辑清晰,他曾撰写《论时政疏》,提出改革建议,展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他的《祭侄文稿》情感真挚,被后世誉为哀祭文的典范。 三、贾至与盛唐文人的交往 贾至与杜甫、李白、王维等盛唐文人均有交往,尤其是与杜甫关系密切,杜甫曾在《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中写道:“贾生骨已朽,凄恻近长沙。”表达了对贾至被贬的同情。 李白也曾与贾至有诗歌唱和,如《送贾至舍人》一诗,展现了两位文人的深厚友谊,这些交往表明,贾至在盛唐文坛具有一定地位,尽管他的名声不及李杜,但仍是当时文人圈中的重要一员。 四、贾至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贾至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他的文学才华得到认可,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称其诗“清丽可诵”;由于他在政治上的起伏,后世对他的评价往往带有惋惜之情。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贾至的作品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风格变化,他的诗歌既有盛唐的雄浑,又有中唐的沉郁,是研究唐代文学演变的重要个案。 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贾至的经历是唐代士大夫命运的缩影,他既有辉煌的仕途,也有被贬的失意,这种经历使他的作品更具现实意义。 五、贾至是什么? 综合来看,贾至是一位兼具政治家与文学家双重身份的唐代文人,他的政治生涯充满波折,但他的文学创作却因这些经历而更加深刻,他既是一位朝廷官员,又是一位诗人,他的作品既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贾至或许不是唐代最耀眼的文学明星,但他的存在丰富了唐代文学的内涵,他的诗歌、散文以及与同时代文人的交往,都为我们理解盛唐至中唐的文学与政治提供了宝贵的视角,贾至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唐代文化的一个缩影。**1. 诗歌创作
**2. 散文与政论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507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5-01im
2025-05-02im
2025-05-02im
2025-05-02im
2025-05-01im
2025-05-01im
2025-05-02im
2025-05-03im
2025-05-02im
2025-05-03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