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东》出自《乐府诗集》,属于汉代乐府民歌,乐府诗多为民间歌谣,反映社会现实和百姓生活,而《平陵东》则是一首典型的叙事诗,讲述了一个被绑架勒索的悲剧故事。
汉代社会动荡,豪强地主横行,百姓常受欺压,诗中提到的“劫义公”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百姓的苦难。
乐府诗语言质朴,叙事性强,常采用对话或独白形式,情感真挚。《平陵东》正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全诗仅八句,却完整叙述了一个绑架勒索事件,并通过“血出漉”等夸张手法强化悲剧色彩。
诗中“劫义公”“两走马”“心中恻”等重复句式,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使情感表达更加深刻。
诗歌揭露了汉代豪强欺压百姓、官府腐败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古诗吟诵不仅要注意字音,还要把握情感和节奏,以下是《平陵东》的吟诵要点:
可采用三言与七言交替的节奏: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乐府诗原本可歌,若想更贴近古韵,可尝试用古琴或箫伴奏,模拟汉代音乐风格。
虽然《平陵东》是汉代诗歌,但其反映的社会问题——权力压迫、百姓苦难——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不仅能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思考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永恒话题。
《平陵东》作为乐府诗的经典之作,以其凝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和强烈的社会批判性,成为文学史上的瑰宝,通过正确的解读和吟诵,我们不仅能领略其艺术价值,还能从中汲取历史智慧,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感受千年之前的声音与情感。
(全文约1500字)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0734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5-10-02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6-23im
2023-05-25im
2025-01-19im
2025-04-17im
2023-06-02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3-06-14im
2023-05-26im
2025-04-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