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阳光变得短暂而漆黑的季节,是雪花柔软而飘渺的季节。寒气逼人,在这个时节里,连带着一切生命都变得脆弱起来。古人笔下的冬天,正是那个彻骨的冰冷,艰难的存活,以及寒意侵袭了一切的季节。
古诗人们常常用“寒”来描写冬天的气息,例如王之涣的“凛冽数峰高”,卢照邻的“寒丛中,更露寒蓑。”他们肆意描绘寒风呼啸、白雪纷飞的冬夜,人在室内听雪声思古,心境清幽悠远,感慨人生的多姿多彩。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用“尽日看山不厌山,唯识穷途复旧蹊。”概括了人类探索自然、追求真理的历程。
冰天雪地,一片凄清,正是人类旷古未曾涉足的境界。壮志未酬,思路不断,至于眼前的苍茫大地,则是一个巨大的、等待人类探索征服的领域。
杜甫的“白居易为西岳观瞻相致,因题手榴花二绝”中描写“庭前零落陈欢,夜到牀头身旆。”的景象乍听似乎与冬季无关,但树枝上凋零的枯叶正是寒气袭来的最好证明。
枯黄的草原、枯死的树木、枯萎的草花,都在冬季这个只有雪的世界里找到了它们沉默的归依之所。但不和春天的生机勃发和秋天的色彩斑斓相比较,冬季则变成一种令人向往的宛然。
在古人的眼里,冬天虽然寂静无声,却也有不少动物在温暖的地方过冬。我国北部种植的一些冬青树,大雪封山之后依然挺立在高山悬崖上,远离寒冷的严重侵袭。
一群候鸟散漫地飞来飞去。当它们沿着国境线南下,温暖度日的心情,正和我们的冬季生活相反。古人讲述冬日里看到候鸟归巢的场面使他们意识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法则。
冬季不同于其他季节,大牛、炕、热水袋、棉被是冬日生活必须品。冬天的服装也格外严谨,在那个没有暖气设施的年代,人们只能为自己和家人家民做防寒措施,顽强地生活在这一片冰天雪地里。
古人的诗歌不免流露出对于冬天这个冰封雪怀下的生命的同情,衷心祈愿一切冻结的事物借助时间的推移,最终重拾生命的炽热与活力。就像李商隐在《无题三首》中所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冬天视觉上的单调和寒冷却让古人发扬起了无限情怀,以诗来表达对于冬的感悟。他们用清寒的语言描绘了冬的气息,用辞藻华丽的诗句向我们展示了冬天之所以如此神秘又美丽的原因。在这个温暖而可以静心的季节里,也许可以整理一下思路,重新认识和体验世界,学习并渴求真理。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1118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