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母亲河,源起青藏高原,横贯北方平原,最终流入渤海。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民间传说中,黄河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诗中关于黄河的诗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描写黄河的诗句。在诗中,他将战争的残酷和家乡的离愁寄托在了黄河之上。而“白头搔更短”这句话则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的无奈和岁月的蹉跎,再次强调了黄河是一个承载情感的象征性意义的符号。
五代时期王洪所绘制的《九曲黄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巅峰之作。它描绘了黄河的流域景象和自然环境,将黄河的曲折流程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一句“万古如长夜,不见东流海。”既揭示了黄河流经以往历史,也暗喻了中国人民对黄河的感情。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著名的音乐家聂耳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中,“黄河”这两个字渗透着整个作品的灵魂。从黄河泾渭分明的形容,到黄河激越的歌唱,在专业合唱团演唱时,它也成为了一种调动观众情感的手段。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长恨歌》描述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而其中有句诗”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这句话将黄河的气势和险峻凸显出来,也表达了玄宗在流亡途中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国家的责任心。
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工笔画家齐白石在黄河参观游览后感慨万千。他创作了一幅绢本的《黄河颂》,描述了黄河之神——“黄河母亲”的形象与黄河的风姿。诗人在其中写道:“火照半天秋叶赤,河声一夜听残漏。长堤谁沿说胡燕,破屋自倚看牵牛。”这些都是对黄河流经北方平原所带来的剧变和对其历史的深刻理解。
以上就是几个诗人、画家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所写关于黄河的诗句。这些诗句或用黄河比喻情感、或表现黄河的力量、或反映对黄河的文化认知,或探讨黄河的美学价值,它们不仅是文化的源泉也是古代文化的结晶,为我们了解黄河、呼唤起人们对黄河这片神奇土地的向往和热爱。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129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5-10-20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