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争春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08日 阅读:157 评论:0

  

鸟鸣争春——诗中典故解析

鸟鸣争春诗句

  诗歌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体现了人类对于自然、生命和感情的认知和表达。而中国古代诗歌更是以其博大精深的意义和优美的语言蜚声海内外。其中,“鸟鸣争春”的典故是古今诗歌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它流传至今,让人无限遐想。

  

一、鸟鸣争春的来历

  “鸟鸣争春”这个典故源于《诗经·小雅·鹿鸣》“穹窒牖下,烝妇夙夜,在于洮城;鹿鸣何害?群子惊逝。”这句话的含义是指春天来临后,公鹿开始发情鸣叫,母鹿也会前往附近的森林寻找食物筑巢,此时鸟儿们也开始啁啾鸣叫。因此,即使是在春季的极端多雨或寒冷天气里,季节交替时也会有鸟们争先恐后地开始啄着树节、钻入树洞,掘地筑巢。

  

二、鸟鸣争春在诗歌中的表现

  1. 温峤《听蜀僧濬弹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2.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僧人在月下弹琴,树上的鸟儿宿营,一起听琴声,并在随后的清晨悄然离开的情景。这个描写给人以美好、温馨的感受,而鸟儿争先恐后寻觅树洞、起居饮食的画面则生动形象,无比鲜活。

      

  3. 欧阳修《蝶恋花·春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源踪迹举。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   这首词描绘了春日里美丽的自然景色,流水潺潺,荷花、柳树簇拥,唯有两只委婉的眼波交流。他们没有话语却又不言不语间传递着彼此的情感,整首词如同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

      

  5. 苏轼《草》:“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6.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春日氛围,诗人漫步于家园中庭,只能看到零星的花朵,却不能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生机。即使蜻蜓一飞而过,也无法消解他的惆怅和愁思。在这里,鸟鸣恰恰成了减缓内心压力的良药。

      

  7. 曹雪芹《红楼梦·薛宝钗出塞》:“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8.   这一段文字则是通过孤云和野鹤表现了人自由自在地追求生命意义的态度。鸟儿们向往苍穹高远,但这不表示它们不珍爱自己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有内心独属的坚持和认知,在这里,诗人最后的“时人已知处”震撼人心。

      

  9. 张继《满江红·登高》:“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10.   在壮阔史诗般的《满江红·登高》中,诗人张继抒发了戍卒们孤独、思念、渴望回家的情愫。其中“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中的“边色”指的是一旁鸟鸣欢唱的一幕,它让焦躁的情绪得到宣泄,让远离家园的心灵感到一丝慰藉。

      

三、结语

  鸟鸣争春,不仅体现了春天生机的蓬勃与生命的活力,也展示了人类文化对于自然、生命的关怀和感悟。它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主题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哲学思想和文化传承。希望我们能够从中体悟到那份自然之美和生命的温暖,赞美它的独特之处,感悟人类思想与生态文明的美好互动。

标签: 生命 鸟儿 诗人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279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