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竹的诗句古诗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13日 阅读:127 评论:0

  

竹韵千古,古诗中的竹

关于竹的诗句古诗

  竹,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在古人的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在古代诗歌中,竹往往作为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意象出现,流传至今。

  

1. 竹,静雅飘逸的品性

  竹,早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便有大量的用例。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一段描述了古原上的草木枯萎成烟灰,唯有竹子还在那静静地矗立,丝毫未受灾漫起伏的情景。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竹子所具备的品性——它能够耐劳、耐饥、抵御风雨,不失其本色的姿态,“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既能扮演凝重大气的壮丽建筑材料,又能在民居的菜园里承担挡风防护的角色;既能作为瓶花摆件凸显空间的艺术感,还是人们口中一种贵为“清雅之品,延年益寿之物”的茶叶竹子。

  

2. 竹,自然与诗意的糅合

  竹在中国山水画中所属的往往是“雅俗共赏”的赏画题材。它往往被放置在画面中的角落处,有时仅是点缀,有时则成为一道重要的风景线,自成诗意,饱含哲理。

  唐代杜甫的《江边柳·滁州西涧》,便有“万籁此都静,但余钟磬声。五峰如指翠,况是禹川东。”这样的句子。诗人通过竹间绿影的烘托,勾勒出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呼应着竹影中的微风啭鸟以及在荡漾的水波中,如幻如真的倒影,构造出一幅自然清新,飘逸雅致的美景。

  

3. 竹,修身养性的好对象

  古代诗歌中,除了剖析竹子本身的自然特征,还渗透了对这种植物的崇敬和赞誉。从《夜泊牛渚怀古》到《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达着人们的情感。

  从传统的文人视角来看,竹被赞誉为“君子之素”,它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其自然特性的展现,更是一种道德、品性,其中寄托着人们的修身养性之心。

  通过修竹习气,获得化解尘寰烦忧的方法,洗涤心灵,追求自然与道一脉相承的神韵,正是人们追求诗意人生的终极境界。

  

结语: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文化有底色,历史有脉搏。独特的山川、壮美的景色,都融入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徜徉于古诗词中所描绘的那个中国世界,拥有了一种清爽、姿态自然、雅致环境的门道,而竹则成了古诗中最为重要的平实而优美的意象。

标签: 诗意 自然 竹子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540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安沫诗句
下一篇:身依的诗句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